景区搬起的“涨价石头”究竟砸了谁的脚?

2014年09月19日 14:35   来源:荆楚网   郭元鹏

  近期,多家知名景区宣布上调门票价格。其中,丽江玉龙雪山门票由105元涨到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整合为一票制由160元涨到200元。统计显示,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专家指出,景区票价要体现公益性,应建立合理的票价生成机制,而长远来看,景区应摆脱“门票经济”依赖,谋求向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9月18日《中国新闻网》)

  “门票经济”依赖症已经根深蒂固。就在9月17日,河南嵩山少林寺还和当地政府打起了一场门票官司,其主要原因就是在门票分成上出了问题。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分赃不均。逢节必涨已经成了传统项目、经典演绎。只不过,这个演绎伤害的却是善良的老百姓和经营秩序。

  突击涨价这样的事情,就犹如搬石头。关键的问题是,人们搬石头的时候砸的是自己的脚,为啥景区搬起的石头从来都没有砸过自己的脚趾头?当景区唯利是图的时候,他们搬起的石头究竟把谁的脚趾头砸的鲜血直流呢?

  砸的是旅游监管的脚。景区的涨价行为,对于旅游监管部门来说也是不敢公然支持的。最起码,在表面上,旅游监管部门是不提倡的。旅游监管部门不能只站到景区的队伍里,而应该是一手托两家,一边是市民一边是景区。遗憾的是,有哪一个地方的旅游监管部门不是在选边站队?旅游监管部门是心甘情愿的伸出脚趾头让人家景区去砸的。代价则是也跟着分一杯羹。

  砸的是地方政府的脚。地方政府就要发展经济,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发展经济需要看全面,而不能仅仅去看门票。政府与景区之间都是有利益分成的,而这个分成实际上就是小钱。当景区门票的价格伤害了老百姓的时候,也就伤害了地方政府。其得到的是门票的小芝麻,失去的则是综合发展的大西瓜。餐饮业、住宿业、特产业都会因为游客的流逝而受到伤害。

  砸的是物价部门的脚。对于价格的上涨,物价部门有很大责任。试问,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总是发通知,发文件要求超市、摊点不能提高价格,为啥就对景区的涨价支持?如果说一包方便面平时是3元,而到了节日是4元,物价部门管不管?只要消费者举报,物价部门必须去过问。那么,面对逢节必涨的景区门票为啥就能放纵?这不是喊着景区搬起石头砸物价法的脚吗?

  砸的是市场秩序的脚。市场是需要稳定的。稳定的市场主要就表现在价格的稳定上,而当景区每次都借助节日巧取豪夺的时候,市场的稳定在哪里,市场的秩序在哪里?负责市场秩序的工商管理部门也跟着吃肉喝汤了?

  依赖“门票经济”终究是不长远的。问题在于在这种逢节必涨的乱象面前,脚趾头被砸的最疼的,最血粼粼的却是老百姓。景区是中国的,历史文物是全民的,当景区价格构成要件残缺不全的时候,面对祖国名山大川,老百姓就只能在梦里看风景了。

  这个黄金周是假日办死去的第一个黄金周,但愿逢节必涨也能死去。这考验的是我们新成立的“旅游联系会议”。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