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垄断调查剑指外企巨头

2014年08月13日 10:31   来源:中国网   观点中国

  近期,国家发改委对微软和戴姆勒等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境外媒体借此对外企在华投资环境进行分析,相关内容摘编如下:

  大品牌成反垄断调查目标

  英国《金融时报》8月5日报道:从微软到奔驰,世界上最强大的品牌陆续成为中国反垄断调查的目标,所有跨国公司由此揣测自己的在华投资会不会是下一个目标。这场运动由中国的国家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主导,矛头指向制药、奶粉、高科技和汽车行业据称存在的反竞争行为。

  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5日报道:根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已将美国赛门铁克公司和俄罗斯卡巴斯基实验室从安全软件供应商的名单中剔除,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正在进一步限制对外国技术的使用。

  加大对国外科技企业调查

  美国《纽约时报》8月4日报道:中国警告微软公司不要干预其反垄断调查。警告措辞严厉,使用的术语很少在商业案件中看到,由此可见北京对调查的重视程度,此刻中美因间谍活动和经济问题紧张气氛不断加剧。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主张国家必须切断对外国技术供应商的依赖,以便加强国内工业,更好地保护国家机密,不被外国政府窃取。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盛杰民说,微软是“美国高科技行业的象征”,而警告部分针对的是华盛顿。

  英国《金融时报》8月5日报道:中国政府已禁止各部委和中央政府机关购买苹果产品。目前一场由国家主导的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运动正在中国形成势头。

  反垄断调查源于多重原因

  德国《时代》周报8月6日报道:中国渐渐开始流行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国人受到外国公司的不平等对待,尤其在其购买力要比美国消费者低很多的情况下。

  《日本经济新闻》8月7日报道:中国“敲打”外资企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保护国内产业。一些外资人士认为,(中国)“要把核心零部件的进口变得很麻烦,从而迫使海外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有人指出,主导此次调查的国家发改委曝光外企是为了赚取加分,因为这比较容易获得消费者的支持。

  反垄断法令外企压力日增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4日报道:中国正在利用已推出6年的《反垄断法》对外资企业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专家们称,今后这一趋势将加剧,因为政府力图对外资企业产品在中国的定价施加更大的影响。

  英国《金融时报》8月4日报道:最近一大批科技公司受到中国的审查。北京的举动似乎是斯诺登事件的重要影响之一;也是美国监视别国指控的后果之一。最终的发展方向难以猜测。最差的情况就是被踢出中国。但无论如何,中国这一庞大客户正变得越来越难以接触。

  外企降价回应反垄断调查

  法新社8月5日报道:德国汽车企业戴姆勒公司5日表示,该公司正在协助中国有关部门进行一项调查。报道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话说,这次调查直指“奔驰整车价格和最低限价的经销商政策”。

  香港《南华早报》8月5日报道:2014年6月,中国商务部宣称将审查包括汽车行业在内多领域的潜在垄断行为。在中国反垄断呼声高涨之际,多家豪华汽车制造商开始下调在中国的整车或零配件价格,且幅度较为可观。未来将有更多豪华汽车品牌加入降价行列,以正面回应反垄断调查。

  市场监管机构“步步紧逼”

  德国《商报》8月5日报道:中国市场对于德国汽车生产商十分重要,但中国市场监管机构却对其步步紧逼。在戴姆勒刚刚宣布下调中国市场零配件价格后,一位发言人证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其上海的一家分店进行了调查。奥迪、宝马和奔驰占据中国高端汽车市场,此前奥迪和戴姆勒都曾宣布降低中国市场零配件价格,但行业专家依然猜测反垄断机构会展开正式调查并出台惩罚措施。到目前为止,国家发展改革委反垄断机构很少对汽车业采取措施。

  国内企业将从调查中获益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4日报道:近几个月来,中国反垄断部门的官员对外资企业发起调查,调查对象从奔驰等汽车生产商到微软和高通等科技公司,但并非每次都披露具体的调查内容。专家们表示,中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消费者和企业购买外国企业产品所支付的价格通常高于这些产品在全球其他市场的价格。诺顿罗氏律师事务所驻香港合伙人马克·瓦哈表示,官员们认为中国消费者受到了剥削。在很多情况下,调查的对象是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同时缺乏直接中国竞争对手的外国企业。但瓦哈表示,中国企业必定会从中获益。

  英国《金融时报》8月5日报道: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跨国公司高管表示,正试图搞清楚这是否标志中国发起一场保护主义运动及这场运动可能走多远。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有选择地打击某些外资企业是中国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运动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