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王林“招了”,检察员为何躲猫猫?

2014年07月09日 07:08   来源:郑州晚报   王捷

  在侦办湖南交通系统巨贪佘小年涉嫌受贿案时,办案机关曾去找过王林,王林不仅承认佘小年曾给他汇款150万,还承认佘另给他汇过80万。律师称,湖南检方早就查实王林涉嫌诈骗150万的事实,但并未移送公安机关查办,也未追赃。负责办理此案的检察员则称不接受采访。

  (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AA11版)

  贪官佘小年找“大师”王林消灾,“提出拿出一笔钱支付我搞装修,方便我的朋友来这里玩,住得好一些”,然后找企业要钱。“大师”王林倒是挺干脆的,收了湖南巨贪佘小年230万元汇款,也不隐瞒,表示“认账”。

  那么王林收的230万元钱怎么办?从钱的来源看,其中150万元汇款,佘小年个人并没有出钱,而是以“修庙”名义指示行贿企业给王林汇款,这是向企业索贿,属于赃款,应依法予以追缴。另80万元到底谁掏腰包,不得而知,需要进一步调查。反过来,王林以“消灾”为名,收受佘小年150万元,涉嫌诈骗。湖南郴州市检察院早就查实王林涉嫌诈骗150万元的事实,但并未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查办,也未追赃。这不符合办案程序,个别缘由值得追问。

  然而,媒体就此致电郴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陈红卫,但陈红卫以正在开车为由未作回应,媒体又多次致电负责办理佘小年案的检察员曹娟,均被其按掉,短信沟通后,曹娟回复称“不接受采访”。

  王林“招了”,言之凿凿,检察员为何“躲猫猫”呢?这真是咄咄怪事。也许检察长和检察员没有料到这个问题会被媒体揪住,事前没有任何思想准备,都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媒体调查,更不知道如何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但这并不是办法,有道是纸包不住火,“躲猫猫”岂能蒙混过关?

  当然,也许这背后有一些鲜为人知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师”王林神通广大,尽管他有不少问题,但他毫发无损,顺利过了关,去了香港,而且,其间王林多次返回江西“老根据地”,并在萍乡市游山玩水,非常潇洒自在,法律虽然在那儿,但对他来说似乎跟没有一样,拿他没办法,也没人管他。

  这并非王林真的有“气功”,真的非常了得,公检法都抓不到他,或者抓到了也可以轻松逃走,而是王林背后仍然有人撑腰,所以,不论是江西的公检法还是湖南的检察官,都不敢碰王林,那么到底是谁充当王林的保护伞呢?需要彻查,否则,严重挑衅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也致使相关部门的公信力荡然无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陪伴孩子不要“躲猫猫”    2016年06月01日
  • ·“老赖”再也无处躲猫猫    2016年04月0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