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政令走好“最后一公里”

2014年06月09日 09:20   来源:广州日报   李光金

  国务院表示将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这是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国务院对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开展的第一次全面督查。

  关于政令一词,清代著名经学家孙诒让解释为“凡施行为政,布告为令”。也就是说,布告与施行集于一体方为“政令”之正义。2014年,时已过半,亦如行舟中流,就像通知中所言,对于中央政令,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合力推进,一些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收到实效,但必须看到,不少政策措施落实的力度不到位、效果不明显,没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若不及时督查、再落实,可能会影响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

  政令不畅,“中梗阻”、“最后一公里”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政令就像石头扔进池塘后泛起的涟漪,越来越淡最后消失,有些政令因为可能会损害某些地方、部门的自身利益,他们便选择性宣传,选择性执行。阳奉阴违,层层卸力。有一句民间顺口溜是这样说的:中央政策大晴天,下到地区起点云,传到县里变成雨,落到镇里淹死人。很形象地描述了政令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的异化和变形。

  不妨试举几例,如中央去年出台严规,禁止各地新建楼堂馆所,但严令之下,明目张胆建办公楼的现象有所收敛,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转而以“商务中心”“综合业务大楼”“市民服务中心”等各种名义暗度陈仓,奢华之风由明转暗。还有一些惠民政策,异化为“惠官”政策。《半月谈》6月2日报道,江西省农机系统45名国家工作人员涉嫌滥用职权,致使大量农机购置补贴被套取,该窝案串案涉及省、市、县三级农机局长20人。当然,政令不畅也不排除另外一些因素。例如,对政令理解的不深不透以偏概全,标准不一,各吹各的号、各走各的调。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一知半解,执行起来难免跑偏。

  基于政令不畅的种种病态和病因,政令督查过程中,除了处理个案,还应进行系统性修补——政令制定时要合情合理,防止一刀切,充分考虑到各地方情况;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流转层级便减少了被扭曲的可能;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要科学配置权力,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共同发力的机制,将权力运行的每个部位、每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