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告别“给别人打工”

2014年05月15日 13: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我国的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其短板也很明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同时,将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而弥补我国的贸易短板,告别“给别人打工”的被动局面。

生产性服务业

    图片说明:2013年11月17日,深圳市民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体验中国电信4G极速观影技术。图片来源:陈彬 / 东方IC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5月14日中国政府网)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国际服务贸易崛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服务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705.8亿美元,全球排名相应由第28位提升至第3位。从国内看,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2013年,增加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2个百分点。

  然而在服务业高歌猛进的同时,服务贸易的短板也很明显。正如总理所言,近些年来,我国商品贸易大多数时候都是顺差,但服务贸易却始终是逆差。外贸大多是加工贸易,没什么研发设计,都是“给别人打工”,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这样的服务业,与国际相比也同样处在劣势。

  数据显示,从比重上看,世界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均在60%以上,美国高达70%多。而反观我国,即使与发展阶段大体相当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50%左右的水平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中国服务”一直处于价值链底端,而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造成的。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本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作为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出来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工业规模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工业的蓬勃发展也将对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本身具有巨大的消化吸收人力智力资源的潜力。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一方面能够逐步进入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而弥补我国的贸易短板,在国际商贸体系中取得更大话语权和更大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吸纳我国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资源,缓解就业压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关联紧密,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向城市集聚发展的特征。当前我国推动城镇化进程,将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更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和更充分的发展空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增强和效率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升级,将大大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对环境保护也将带来积极影响。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使我国逐渐告别“给别人打工”的被动局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东方睡狮已然苏醒,傲然长啸,大步向前。(中国经济网 张无)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让服务业长袖善舞起来 

     
张伟:如何让生产性服务业火起来?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