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人民日报》转载了题为“党内称谓容不得江湖气”的评论,说“不知从何时起,互称‘同志’的人越来越少,甚至一些脱胎于江湖绿林,裹挟着浓厚封建陋习的‘老板’、‘总管’、‘大哥’等庸俗化的称呼,在某些部门或单位已渗透到党内。”(2014年4月24日《南方周末》)
官场“称呼学”是门大学问。官场内,不同的称呼,无非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职务,以及资历与感情。无论你是身处官场内还是官场外,对于官场上最基本的称呼规则,不能不懂。否则,尴尬事小,冒犯就事大了。
现如今,官员之间的称呼还有诸多微妙之处,稍稍注意整理,实践起来一般不会遭遇尴尬或者冒犯。如果说,“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体现的是一种官场内的虚荣心理,那么,“老大”与“老板”体现的则是官场权力排序的计较心理以及唯我独尊的权力浸淫欲。
何时起,官场称谓慢慢流行江湖气。江湖气重的称谓,莫过于背地里甚至公开场合把自己的上级称之为“老大”或“老板”。这种风气,一如雾霾,在很多地方很多部门之间弥散开来。就连教书育人之地——学校,也不能幸免:在老师的称呼里,“校长”已过时,“老板”正时兴;在干部的称呼里,喊教育“局长”不如喊“老大”来得时髦。叫的识时务,被叫的心里爽。
“称呼学”的流行和称呼的变化,有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社会风气“变坏”了,更反映着社会心理的变化。当“同志”已经沦为“同性恋”的代名词时,党内干部之间称呼弃“同志”而改为其他称呼,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理当给予理解。而当党内流行把上司称呼为“老板”或者“老大”的时候,其实就是官本位的思想作风正在大行其道,理当引起警惕和重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重视并未使互称同志重回流行。官场称呼演变成今天的江湖气重,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多一点官场权力制约,就少一点官位霸气;多一点权力自律,就少一点权力自赏;多一点职位担当,就少一点职位显摆。自上而下的权力职位自律与敬畏,自上而下的官场江湖称谓自弃,党内称呼自然会慢慢回归理性。摒弃党内称谓江湖气重,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