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板门”安置房源于纸一样的监管

2014年03月25日 09:59   来源:光明网   凌国华

  作为全省首个村民高层安置房,安置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三个合并拆迁村庄的福民一号小区因质量问题,被网友曝光。有不满的村民在网上发帖称,“地面开裂、墙体掉灰,已经铺了地板砖的厨房、卫生间防水要重做,每家还都是清一色纸糊的门,至少2万个,这也算交工?”事件曝光后,当地官方称将调查建材进货渠道和检验手续。(新京报,3月24日)

  窗户是画上去的,门是纸糊的,关于村民安置房质量问题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人们不禁会问:安置房质量为何如此虚弱不堪?问题到底出在何处?原因所在多有,但安置房规划、建设以及后期验收过程中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缺位,显然最该引起社会重视。

  安置房本是用来安置被拆迁村民的,安全舒适应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质量都不能保障,如何让村民住得“舒适”,又谈何让人“安居”?地面开裂、墙体掉灰、房间漏水、房门纸糊,这样的安置房,固然是建设方偷工减料的结果,但监管部门的懒作为、不作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安置房不堪的质量。

  村民安置房质量问题多发,值得警醒。应该看到,安置房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商品房,相对于商品房,建设安置房获利空间有限,因而房地产商大都不愿涉足。而一些涉足安置房的房地产商,则对建设成本一再压低以尽最大可能获取更多利润,由此发生的偷工减料而导致的安置房质量问题并不鲜见。我们固然要谴责建设方的“利欲熏心”,但更应看到安置房质量问题背后相关监管部门的不作为。

  已经通过竣工验收的安置房问题重重,验收显然是在走过场。据报道,监理公司曾发现工程过程中“砂浆宝”(一种砂浆添加剂)用多了,并责令建设方整改,但整改是否落实则未可知,而当地质监部门称“只对验收的程序进行监督,如果参建各方认为质量合格,就可以”则完全暴露出质监部门的尸位素餐。竣工验收沦为走过场,质量防线失守也算“正常”。

  从市场角度来讲,建设方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而导致质量问题,无疑是市场经济偏离了既定规则。这时就需要作为监管部门的“有形之手”对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予以规制。虽说建设方是安置房“纸板门”等质量问题的始作俑者,但监管部门责任缺位则使得作为安置房质量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失守。如果说建设方偷工减料源于“资本逐利的本性”,那监管部门不作为则是公共部门对民众服务承诺的空转,是对基于公共权力所产生的权责利相适应原则的扭曲。相对于市场领域中资本谋取利润而出轨,公共领域的责任缺位危害更甚。

  拆迁安置村民,本该致力于增进民众福祉。在当前的拆迁安置过程中,相关主导方在拆迁和安置两个阶段截然不同的态度令人心寒。拆迁时给民众许下美好承诺,拆迁完毕则恢复到大爷姿态,对民众诉求爱答不理,安置房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只是其中之一。这种行为显然是将自己放置在民众对立面,自我割裂与民众的联系,更容易陷入“塔西陀陷阱”不可自拔。如今,当地成立联合调查小组介入调查,希望调查组不仅要追究建材质量和施工问题,更要追溯监管部门的懒作为、不作为问题,因为包括后者在内的公共部门,应当是坚守社会公正的根本底线。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