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两会热议 不除“呆腐败”问题会越积越多

2014年03月13日 07:55   来源:新民晚报   单士兵

  两会期间,“呆腐败”成为代表委员激烈抨击的现象。这里所说的“呆腐败”,主要体现在官员的“三懒”现象——懒干实事、懒察民情和懒解民忧。

  代表委员列举了大量事例来展现“懒官”的可怕。比如,官员懒干实事,疲疲沓沓,拖拖拉拉,坑苦无数急着办事的人;干部懒察民情,以“精致的管理利己主义”,做出种种“一刀切”的粗暴行政;官员懒解民忧,以“踢皮球”方式,绕开问题,躲避矛盾。

  这是典型的“懒政”,这是“庸官”的不作为,把这种现象视为腐败,毫不夸张。“呆腐败”现象覆盖面很广,隐蔽得很深。现在有不少官员甚至将懒政视为“为官之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守着自己的官位,捧着自己的铁饭碗,结果是行政效率呆滞不前。而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种种复杂的问题与矛盾,改革进入深水区也面对着种种考验,迫切需要官员能够果断作为,以实干出成果。这意味着,如果“呆腐败”现象不能被有效遏制,问题就会越积越多,矛盾就会越变越大,就会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让政府失去公信力,给社会制造出更多危机。

  庸官懒政,就是尸位素餐,但求无过也是为自己的利益谋,对改革与发展危害巨大,自然是不容轻视的腐败行为。可以这样说,当前反腐败,不只要打“老虎”,要拍“苍蝇”,同时更要清扫“庸官”,铲除“懒政”。本来,对官员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廉政为官,勤政为民。反腐不仅要倡廉,同时也要打击懒政促勤政,切实整治干部工作的作风问题。

  实践证明,反腐败缺的往往不是技术与方法,更多还是决心。此次两会的代表委员直指“呆腐败”,本身就是民意的集中体现,应该成为一种驱动力,剑指庸官懒政。事实上,铲除“呆腐败”,关键还是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约束,让公职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诸如干部选拔任免制度、官员依法行政制度、官员问责制度等等,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反腐利器,还要抓好执行力。衡量一名官员是否尽职尽责,也完全可以通过相关的“绩效审计”来清晰界定。

  打击庸官懒政,铲除“呆腐败”,应该续接当前反腐败的大潮,成为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重大选择。代表委员在两会上提出反“呆腐败”,也正是基于这种反腐败同样具有政治高度,同样需要巨大的行政力度,同样需要民意支撑。毕竟,不论反哪一种腐败行为,都会面临着一场复杂的利益博弈。现在,要铲除“呆腐败”,就必须掀起“治庸风暴”,通过一系列的约束和问责,来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公信力。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