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阿姨办网银“遭拒”背后的真纠结

2014年02月13日 08:14   来源:羊城晚报   阅 尽

  社会进入智能化、网络化时代,后生仔是如虎添翼:开网店、微信直博、网上购物,好不得意。而老年人却常惶惶然如困在“网”中的鸟儿:手机都成了触屏式,想打电话常寻不着号码,而要买按键式手机又难觅踪影;银行总排长队,柜员机倒闲着,但那自助操作总让老者发怵,于是,银行大厅成了老人聚集的“上班”处。昨日报载,有位年逾50的阿姨想开网银户,居然两次遭银行婉绝。

  虽说银行拒为阿姨办网银是个善意的误会——担心老阿姨误入网络骗局,但背后映衬出的问题仍不容忽视。那便是在智能化网络化的社会语境中,老人们的困扰、惶恐和不适,乃至日常生活的现实窘境谁来关心,有谁扶助?

  一个社会,如果仅仅因技术门槛而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或者科技进步的恩泽不但没有惠及每一位公民,反倒令某个群体身陷困境,它就绝非一个理性而以人为本的社会,甚而可以说,社会的公平公正理念已出现了偏差和疏漏。

  而老年人的纠结在于,不是他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而是知识构成及诸多主客观的门禁,将他们困在了“网”中;也不是他们抗拒时尚,排斥现代技术,而是拜师无门,求“艺”无路。如果把这个问题置于老龄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审视,其现实迫切性便显得愈发突兀和强烈。况且,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的预期寿命更高,老年人口会愈来愈多,而技术升级、替换的频率却会大大缩短,今日后生便是未来的长辈老者,也将面临新的“技术不适症”。所以,老年人如何融入新的生活技术环境的问题将周而复始。

  若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作为技术生产和提供者,不应忽视老年人这个庞大的群体,社会甚至可考虑立法规范公共产品提供者在新技术应用方面须兼顾老少各方的适应需求;二是作为社会管理者,应为老年人设立学习“进修”的场所和手段。比如多年前,在互联网兴起时,新加坡就曾举办老年人电脑录入学习班等,还举办发送电子邮件等网络应用比赛,以吸引老年人参加,便可资借鉴。总之,在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尽量不让老年人在新技术革命大潮中掉队落伍,不仅有赖于老人们自己的努力活到老学到老,还有赖于社会在这方面的机制建构,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福利”。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最美阿姨,彰显乡土之美    2013年09月18日
  • ·包小姐是谁(图)    2015年12月29日
  • ·谁来管管高空抛物?(图)    2015年08月1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