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微信红包如何逆转支付宝?

2014年02月10日 10: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许一力认为,微信红包真可以说是一种病毒式营销——它没有花一分钱,就网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这对支付宝来说,才是真正可怕的。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微信红包可能还拥有更大的创新意义,它正在弥补中外互联网企业的差异性。

微信红包

图片来源:大庆 / 东方IC

  长假渐渐走远,回顾整个马年春节,在这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最大的胜利者就当属马化腾了。在老对手马云成功上了春晚的同时,马化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微信红包业务。

  微信红包带来的移动支付变革是惊人的。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达482万,最高峰出现在零点时分,瞬间峰值达到每分钟2.5万个红包被拆开。

  马云评价微信红包:一次珍珠港偷袭。淘宝肯定感受到了微信的可怕之处,微信红包绑定银行卡确实是太成功的一次营销了。它完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让你花钱来绑定银行卡有点难,别人送红包给你,你来收钱总愿意绑定银行卡吧。

  微信红包真可以说是一种病毒式营销——它没有花一分钱,就网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这对支付宝来说,才是真正可怕的。

  之前,“二马”就一直想要渗入对方的壁垒,马化腾攻坚移动支付,马云则希望借由“来往”冲击微信的地位。从目前的战役结果来看,马化腾彻底占据了上风。这次的发展模式,恰恰又是腾讯运营QQ的拿手好戏——借由强势平台,整合新鲜服务内容,增加用户粘性以及企业的延伸。

  有人分析了微信的用户数量,并与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进行了对比,认为4亿用户群的微信在其高峰时段不过500万人的参与规模,与支付宝仍然有着天壤之别。然而我们不要忘了,微信背后有着强用户关系去拉动用户使用,而支付宝背后并没有社交网络的支撑,靠什么应对?除了砸钱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因此,尽管春节过后微信红包的热度开始消减,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支付王者地位,已经开始向腾讯倾斜。

  微信是以小时甚至分钟为使用频度,而淘宝则是以天甚至是周为使用频度。为什么微信的使用频度高?一是移动性,二是社交性。高频度的应用自然会把用户需求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干,淘宝将彻底被截流。

  从产生原理来看,淘宝是一家平台独大、绑定所有商家进来建店,由PC互联网而生;微信是线上、线下商家各自建店但通过公众号向用户定向服务,由移动互联网而生。微信背后电商的生态基础是人流和资讯流,在此基础上实现商品流,而淘宝、天猫的生态基础是商品流,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流。以商品为中心的时代,将过渡到以人为中心的时代。换句话说,淘宝和天猫是以货架为主导的集市生态,微信公众号是以粉丝经营为主导的全新品牌专营店。

  这就注定了上淘宝购物的用户属于淘宝,不属于商家,上微信购物的用户则属于商家。商家在淘宝争取新用户和陌生用户,是一次性的,而商家在微信维系老用户,则是永久性的。这些都注定了微信在移动APP上的牢不可破。

  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微信红包可能还拥有更大的创新意义。不难看出,过去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其中充满了对国外优质公司的抄袭。而照搬国外模式,难以真正促成国内企业走出去。但是微信红包的出现,实际上正在弥补中外互联网企业的差异性。

  微信可能开创互联企业和用户关系的次时代,或许腾讯自己对微信到底能走多远也未必很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目前微信所引领的移动互联,是最获认同和支持的。而谁会是微信的终结者?这个任务或许要交给使用频度以秒计的可穿戴设备。

  马化腾这次的微信红包,不仅仅为自己赢得了红包,更给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送上了一个红包。(中国经济网网友 许一力)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从“微信红包”看互联网金融

     “抢红包”游戏引关注 改革创新助推中国经济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