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政府部门"熟人好办事"现象有待服务建功

2014年01月20日 07:30   来源:红网   文/谭国茂

  日前,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在陕西调研座谈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打破“不找人难办事”的潜规则,让老百姓不用找人就能很方便地办成事。(1月19日《人民日报》)

  如果说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大概持认同感的人不在少数。这个“人情”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物情交结。人情风行于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成为常态,天天随礼送份子钱的“可怕机会”让普通公众不堪承受,基层反映强烈。

  更为可怕的是,“人情”之风还逐步蔓延侵蚀到行政事业单位,执法监管部门以至司法领域,“熟人好办事,有人好办事”就是最好的证明。熟人朋友或关系户找相关部门办事,享受的是笑脸相迎、热情让座、主动询问、快办快结,甚至可以作出“小动作”、打上“擦边球”、逾越“高压线”。吃点喝点,要点拿点,“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收了钱物还不办事”,人民群众极为反感。陕西知名人物“房姐”龚爱爱拥有4个户口本,就是大背景下的小事件。

  作为现代社会、法治理念的对立面,“人情”助长了庸俗低俗的人际交往,破坏了淳朴洁净的社会风气,形成了以利为缘的错误导向,严重冲击和践踏了法治权威。向政治层面延伸,它还消解着为民宗旨、公平底线,打破了干部的基本职责、从业操守,打开了权力寻租作恶的魔盒,腐蚀着党政肌体形象和执政根基。

  正常人情交往无可厚非,人情风行则足见偏颇。治理人情社会,还需党政率先发力,干部首先带头,让主动服务、规范服务、优质服务落实到一线,上行下效杜绝“小人情”,群起响应奉行“大公道”,才能逐步推动“人情社会”让位法治世界。

  管控权力规范服务。权力是用来服务的基本工具,而不是乞求交易的奢侈供奉。要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向设置不规范、操作不透明、运行无监督的权力开刀,压缩权力运行的弹性空间,让权力成为公共服务品,而非私下交易品;让运用权力相关方在“玻璃房”内工作,而非暗箱操作。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就有了驱逐人情社会的法理势能。

  严管干部落实服务。把从严治吏的要求落到实处,督促干部树立群众史观,端正思想态度,理清主仆关系,站稳角色位置,当干部不是掌权当老爷,而是服务当勤务员。牢记职责,敢于担当,以该作必作到位、不作绝对束手为尽忠职守的法条戒律。尊重群众,创优服务,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真正整改“四风”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去改变思想、改造灵魂、改进关系,去改进措施、改善制度、改革机制,推动公共服务运行公开、普惠均等。

  加强监督保障服务。要充分运用巡视暗访、检查督办、质询约谈、问效问责等体制内措施,监督干部主动服务、规范服务、高效优质服务,过问服务不到位的事,问责服务不落实的人,追究组织服务不力的领导。探索设置全国统一的政务服务监督电话,让群众对恶劣服务、懒政滥权的监督投诉可以一线直达“天听”,能够得到快速处置、尽快纠正。

  风行于上,俗化于下,政风清明则民风淳净。把政务服务、事务服务、基本服务抓落实、搞到位,让服务成为普通公共产品而非稀缺产品,“人情”功效自然乏势趋微,“人情”社会必然向着法治社会脱胎新生。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