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时两件事情,一是中央下达“禁烟令”,二是粤剧大家红线女逝世,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并非毫无关联——26年前的1988年4月8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小平同志端坐在台上。忽然,由广东女代表邝健廉写的纸条,从台下传到小平同志手中,上面写着15个字——“请邓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小平同志看到后笑了起来,随即就把手中的烟掐灭了。这个“邝健廉”,就是红线女。
这件轶事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而美谈的主题,多是说小平同志的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这是有道理的。一言九鼎的总设计师,并没有觉得尊严被冒犯,颜面搁不住,更没有觉得这张纸条,颇有一点“犯上”的味道,从而勃然大怒,而是“笑了起来”,随即灭了烟头。小平同志的大度,他的听得进批评,甚至于从中还能体味出来的他的民主作风,当然要成为万口相传的佳话——对于那些看到一张纸条,就要拍案而起,听到几句规劝,就要“追查到底”的“领导同志”,无疑是一种深刻的针砭。
但依我所见,从民主的本意出发,这美谈之中,我们更要学习的,恐怕还在于红线女代表的“敢言”——她递上这张纸条,并不担心甚至畏惧于主席台上的“不悦”甚至“震怒”,她写这15个字,也并不因为小平同志威信那么高,而手不离烟正是他仅有的几个嗜好之一,所以十分地“体谅”与“维护”。红线女不是这样,既然当了人民代表,就要履行监督——红线女的勇气恐怕更符合民主的精神与规矩,而这,恰恰也是我们的政治生活中更稀缺,更需要呼唤的东西——有了它,“纸条”里就会写比“主席台吸烟”更重大的问题呢!
对于民主来说,“上”之“大度”,是需要的,所谓领导要有度量、要有胸怀,要有民主作风,就是这个意思。但民主更必要的是人民的监督。单靠领导干部的“谦虚谨慎”,还不能走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律”,“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窑洞对”中讲的“这条新路”,才是民主的本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小平同志的“笑了起来”,是民主的胸襟,而红线女的纸条,一个人民代表的监督,则更是民主的制度需要。
当下我们反对“四风”也好,厉行“禁烟令”尤其是戒除“权力烟瘾”也罢,要靠领导干部的自觉,但单靠一点“自律”往往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在于“监督”,在于群众的、社会的“他律”,在于制度的“关进”,这也正是这一轮转变作风、反对腐败有别于以往“一阵风”的最大不同。这才是民主的真意,才是制度的“可靠性”所在——所以我们说,更要学一点红线女,说的显然不仅仅是一个“戒烟”的故事,这里头可有着政治学的大道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