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华人倒卖免费食物"不能断章取义

2014年01月03日 10:15   来源:东方网   杨朝清

  美国电视台拍摄到一批华人在美国教堂排队领取免费食物,他们领取食物后即刻当街拆开,把贵重些的食物藏进行李箱,把不值钱的罐头直接扔进街道上的垃圾桶,再去排队领取食物然后拿去卖。但这些食物原本是给无钱买食物的穷人准备的。(1月2日中国新闻网)

  在这样一个“标签论”盛行的时代,“华人倒卖免费食物”无疑击起了舆论千层浪。铺天盖地的讨论,不绝于耳的指责,众声喧哗让“有色眼镜”取代了审慎思考。“跟着感觉走”的集体盲从,让不少人对人性的贪婪深信不疑,大有“恨铁不成钢”、“痛打落水狗”的架势。

  一事当前,不是“先问真假,后断是非,再说利害”;而是掉进宏大叙事的陷阱,去做是非判断题——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对的就是错的。这样片面化的二元区分,看似快意恩仇,却也存在着“误伤”的风险——透过这段视频,我们能够发现的只是一群亚裔面孔的大爷大妈领取了免费食品,并且有几名老太太将几个罐头扔向了垃圾桶。

  在没有采访新闻当事人的前提下,“华人倒卖免费食物”是否属于主观上的“恶意揣测”和“有罪推定”?其一,需要弄清楚这些亚裔面孔究竟是不是华人;其二,需要查明白那些扔掉的罐头究竟是不值钱还是不好吃;其三,需要掌握“倒卖免费食物”的运作方式和利益链条;在这些关键信息缺失的背景下,“华人倒卖免费食物”至少是经不起推敲的。

  即使真正存在个别华人倒卖免费食物,这样的现象也属于小概率事件;动辄扣上“华人”的帽子,进行以点带面、断章取义的“污名化”,显然也背离了媒体理性、中立、客观的专业主义和职业精神。这种三六九等的人格划分,说到底也是一种社会排斥,背离了一视同仁的公平性原则。

  人性有许多缺点,功利、贪婪、自私、软弱等等,这显然并非华人所独有。林林总总的人性批判,都将罪恶归咎于人。殊不知,人性的变形在有些时候来源于制度的挤压。一份免费食物大概5美元,为了这样微薄收入不辞辛劳反复排队的,大都是生活困难、通过“倒卖”来赚取薄利的社会底层。正是制度之爱的缺失,才会导致这些人用“钻空子”的办法来维持生计。

  从社会治理上看,存在倒卖免费食物并不可怕,因为堵住这样的“管理漏洞”实际上并不难;可怕的是面对媒体的断章取义,公众缺乏独立判断和理性思维的能力,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让真相被喧嚣遮蔽,让理性被某种观念酿造的情绪左右。只有摘掉“有色眼镜”,才能回归事实与真相。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