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超"钱"消费亟需补课

2013年12月31日 13:57   来源:东方网   陶象龙

  《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日前发布。据统计,中国大学生人均月消费支出945.6元,人均全年消费总额达到11347元,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12月30日北京日报)

  大学生人均月消费支出945.6元,高不高?笔者认为,应该因地、因人而异。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个月花945.6元,有些大学生甚至会感到“拮据”。而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好的家庭来说,每月支出945.6元,可能是“毛毛雨”。

  但不管怎么说,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出的收入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对于一些工薪阶层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大学生的消费调查显示,大学生家庭月收入越多、个人月消费水平越高,选择向父母要钱的比例就越高。与此相反,大学生家庭收入越低,个人月消费水平越低,选择自己打工赚钱的比例越高。可见,大学生高消费,有很大的依赖性,和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生超“钱”消费现象,亟需补课。

  一方面,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我们常说,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大学生消费也一样。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家庭,相互之间消费出现差异很正常。大学生们应该理性看待这样的事实,而不是要面子,盲目攀比,买一些自己不能承受的商品。以前媒体报道的大学生相互攀比买苹果高档手机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另一方面,家长对大学生的消费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在一些家长看来,每月多给孩子一些生活费,是“为了孩子的好”。其实,有时候情况并不是如此。比如,一些大学生因为家长给的钱太多,反而养成了乱花钱的坏习惯。而一些家长为孩子信用卡“透支”买单,更助长了一些大学生追求高档享受的奢靡之风。

  校园不是一方净土。大学生的超“钱”消费,和我们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笔者在想,引导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高校也有一定的责任,不妨在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多做一些尝试。比如,开展一些征文、辩论比赛,针对一些校园消费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总之,大学生合理消费,大学生个人、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