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主动变革追赶社会发展脚步

2013年12月31日 11:17   来源:中国网   杨雪冬

  日前,中组部下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被认为是政绩考核的“新规”,这显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淡化GDP在政绩考核中的作用”的具体化。

  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副主任杨雪冬针对政绩考核体系的改革等问题接受了中国网记者专访。

  中国网:中组部日前下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被认为是政绩考核的“新规”,究竟“新”在何处?

  杨雪冬:主要在三个方面最突出。

  第一,《通知》的内容直接回应了这些年来社会各界对政绩考核方式的批评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对考核所关注的问题,比如说GDP“挂帅”,比如说重视短期效果等。

  第二,直接面对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也体现这一届的领导班子一个新特点——不讲大道理,直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为进一步解决政绩考核中的问题指明了方向。虽然只是短短的通知,对于许多问题的解决没有具体化,但指出了改革完善的方向,比如如何重视实绩,如何重视长远,如何进行分类考核等。

  中国网:反映了理念上的哪些变化?

  杨雪冬:从大的方面讲,进一步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像我们这样特别大型的、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政府非常重要。政府必须去做事情,但是做什么样的事情,怎么做事情,就需要政绩考核这样的“指挥棒”来引导。原来我们讲发展经济,但往往把重心集中在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的速度上,其实没有重视到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跟经济相关的诸如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造成了我们的政绩考核比较简单,比较单向度。

  第二,从具体方面说,政绩考核的调整体现了对政绩的系统全面理解。从前我们对政绩的理解就是某个主官的政绩,但实际上更应该理解为一个政府、一个执政党的政绩,这就需要考虑到连续性、长期性,整体性。这也新理念。作为一个执政党要长期执政,不是依靠个人去创造政绩而不解决问题,只有既创造一些成就同时还要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长期执政。

  另外,还有一个理念性问题值得重视,即考核的低成本、可操作。现在很多单位考核成本很高,而且涉及到很多很花哨的指标体系,这脱离了考核的根本目的。考核是衡量,是督促,不是展现考核的技巧。

  中国网:《通知》是否会对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产生推力?

  杨雪冬:短期内,可能看不到很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应该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我们目前还是集中体制,中央“指挥棒”的方向和节拍变了,那么下级的行为方式包括资源的投入、人员的安排会相应发生很大变化。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