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广场自从1953年建成以来,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代表广州城市发展与建设成果的一张地标式名片。随着广州的快速扩张与城市中心的东移,加上地铁二号线与六号线先后长达10年的施工围闭,这张名片早已老去。但在很多“老广”心中,海珠广场仍是挥之不去的记忆和情结。
如果以这种“广州情结”去审视新鲜出炉的海珠广场新规划,就不能单以城市综合体的技术与商业标准去衡量,而是要以恢复昔日老名片的人文情怀去衡量,其中有亮点,有疑点,也有盲点。
亮点是:开挖超过1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其中地下商业空间的总面积达到7.18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流行前线的规模,解决了海珠广场作为巨型城市的地标广场“体量不足”的问题。不过,这个规划在地下空间的利用方面,还是略显保守。对照广州市政府2012年底提交人大审议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到2020年广州地下商业面积将要达到800万平方米,其中番禺万博商务区179.87万平方米,金融城191.17平方米,广州南站111.1平方米,海珠广场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其实,与其在人气不旺的地方规划这么多“地下楼阁”,还不如在人气兴旺的地方建多一些“流行前线”。
疑点是:两栋地标建筑是否达到地标级别?是高了还是胖了?对此处地标建筑的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标新立异的层面,也要与亲水文化和中轴线文化巧妙结合。尽管广州市的城市中心一直东移,但城市的重心依然没变,就是在广州市政府之前、中央公园之内的城市原点,海珠广场通过一条经线——起义路——与城市原点南北相连,这是古代典藉所定下的标准,也是海珠广场的内在优势。至于两座地标建筑的高矮胖瘦适宜与否,是与其建筑外观息息相关的,建议规划部门给予开发商可以根据实际效果对建筑高度与建筑密度作适度调整的空间,同时,鉴于广大市民对海珠广场的特殊感情,建议把最后的评分权留给市民。
盲点是:忽略了水上交通。海珠广场周边的道路本来就拥挤,路小桥窄,地铁六号线又只挂四节车厢,可以预见交通问题是扩容后的海珠广场棘手的瓶颈。建议广州市借此契机下决心大力发展水上公交。水上巴士的载客量大,海珠广场如果实现水巴与地铁的连接,让金沙洲、芳村、番禺、黄埔的民众通过水巴直抵海珠广场,将有效缓解地面与地铁的客流压力。(作者是华南城市研究院地产文化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