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竞争性分配杜绝“跑部钱进”

2013年11月15日 07: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吴杭民

  近日,2013年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名单,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公示一周后确定,河北石家庄市、唐山市,辽宁铁岭市等10个城市榜上有名。与以往不同的是,这10个城市并不是由财政部和发改委研究“敲定”的,而是完全由专家通过公开评审从15个入围城市中选定的。这一方式,开了中央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的先河。 (《人民日报》11月14日)

  中央财政资金的一部分采用竞争性分配,这的确是个新事物,因为“跑部钱进”现象过去俨然成为人尽皆知的显规则。地方上要拿到中央财政资金,就要经常性地到各部委部门跑动“沟通”,四处求人,打通关节,暗箱操作,其间的桥段堪称“精彩纷呈”。

  河北某贫困县县长曾向《半月谈》记者爆料:有一年,他争取一笔项目资金,但主管处长“严肃认真”,他便托人打听处长夫人的喜好,以及孩子在哪个学校上学。当得知处长夫人喜欢某一品牌的高档包后,他一下子买了五个不同颜色的送去,还委托一位在中学教课的老乡去专门“照顾”处长的孩子。

  原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锡荣曾一针见血地说,现在财政支出随意性很大,各地都在“跑部钱进”,这给反腐败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正如有论者所认为的,“跑部钱进”乱象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上级政府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立项审批及分配发放如同橡皮筋,伸缩自如,倾斜随意,而其倾斜的“力度”,往往深受下级部门“跑部钱进”的力度的影响,甚至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显然,这成了腐败丛生的重灾区。

  而实行公平竞争的中央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眼下看来,应该是杜绝“跑部钱进”的有效“撒手锏”,更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

  首先是评审专家的随机抽选,最大限度杜绝了从中舞弊、说人情的概率,而评审期间,专家的手机均被集中保管,整个评审过程还安排全程录音、录像备查,体现了程序的正义、公平。

  其次,此番中央财政资金分配的话语权,财政部和发改委只是“插话者”,那些评审专家成了“主讲者”,完全由专家通过地方代表陈述、答辩加上专家提问的公开评审优中选优,使“跑部钱进”基本没了市场,有利于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公正,减少了资金分配中的权力寻租。

  财政部、发改委的此次探索,无疑是完善财政资金分配制度的有益尝试。正如财政部副部长刘昆所认为的,在财政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减少的同时,资金使用方案更加完整,资金绩效目标更加明确,资金分配上的公信力也大大提高了。

  公共财政都来源于纳税人的辛苦钱,财政资金的分配绝不能成为权力寻租、腐败泛滥的灰色地带,把钱用在刀刃上,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需要从制度设计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故而,应力推财政资金公开竞争分配,不仅中央财政的分配要体现竞争性和公开公平性,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使用、支出,也应实行公开竞争性分配,使每一分钱都对得起纳税人。即便如此,后期资金的使用情况,还是要加强监督,以实现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