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鞋哥布鞋曝光 请等等真相再发声

2013年10月17日 07:23   来源:红网   邓海建

  “余姚背领导”事件一波三折,终于有了完整版真相。此前,浙江余姚网友爆料称,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今日下乡视察水灾,某领导因穿高档鞋子,迫不得已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随后群情激奋,纷纷指责该领导“鞋子没进水脑子进水了”。迫于舆论压力,相关干部被免职。只是,真相显然比想象复杂而多元。(10月16日《成都商报》)

  村支书背着镇干部趟水而过,一张照片将碎片化的真相钉在道德批判的坐标系上。仅此一张照片,足以引发诸多经验逻辑的想象:譬如当事官员以权欺老,官老爷的架子端习惯了,难免颐指气使、戾气十足,于是有人铿锵发问“不会走路的干部如果走群众路线”;譬如有人觉得这是工作上敷衍塞责,在老人背上走马观花,如此视察灾情,还能指望他怎么对灾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越骂声调越高,“余姚背领导”事件的细节与来龙去脉反倒不再重要,它越来越抽象成一个模板,成为公共舆论为表达情绪、发泄不满而设置的议程:借此批判公权是多么的冷血,借此反思救灾是多么的傲慢……就像为了目的正义,而罔顾程序正义的种种冲动一样。是的,很多人早已不再关心这种批判本身是否悖谬或失真。

  当然,谁也不能怀疑这样的批判是初衷良善的,就像母亲私拆子女信件时说的“为了你好”一样。但现实远比想象复杂,当我们将老支书背上的“领导”定义为无良高官的时候,真相却跟铺天盖地的舆论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是两人关系并非“官民”那么简单。平日里,村支书称镇干部王某某为“小哥”,而王某某则称他为“小阿爸”。王某某准备光脚蹚水的时候,村支书开玩笑让试试能不能背过去,其间两人有说有笑,一起过了几米远的积水院子。二是镇干部王某某所穿,也不是什么高档皮鞋,只是布鞋而已。结合当时语境看,到处水漫金山,估计真是“脑子进水”的人才会穿着皮鞋出门,且工作就是纾解灾情。三是当事人也并非想象中的恶吏,“灾情发生后,王某某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多次下到1米多深的水中探路”。也正因如此,免职通知之后,一些镇干部都认为王某某“运气不好”。更坏的结果是,“王某某被免职后,镇里的干部思想比较消极。”

  以上种种,自然不是要为镇干部“翻案”的意思。就像地方部门所言,反正此事已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回头看看,当不明真相的网友被一帧照片所蛊惑,基于监督权而合理质疑的时候,舆论与媒体肩负了怎样的使命、发挥了怎样的效能呢?遗憾的是,它们都顺着断章取义的故事添柴加火,在群体批判中完成了对抽象价值的坚守。对着一张照片,可以无限抒情,却懒得求证与反思。如果说,公民个体没有求证与反思的理性之力,那么,舆论与媒体有没有疏于恪守规则之责?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文化与权力》中告诉我们,“每个人在作出一个行为之前其实是有倾向性的”。思考或者判断,往往也是这样。尤其是群体判断,很容易因为“你说我说大家说”,更容易偏好于我们的经验逻辑、而非理性客观的事实逻辑。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桩两桩了。没有人应该钉在舆论的十字架上以成全我们对公平与正义的信仰,片段的真相与虚妄的联想是公共社会的大忌。

  这几年,有两句话很流行:一是围观改变中国,二是有图有真相。热血澎湃之后,蓦然回首,这两句话似乎也未必那么靠谱——激情围观带来的群体极化、图片传播衍生的碎片思维,并不是这个时代的理性之福。尤其对后者而言,撕裂真相、悖逆公平,而如果“误读”或“误伤”成为一种必然,为什么我们在有了图片之后,不能稍稍收慢一点冲动的思维,等一等事实与真相后再发声呢?历史上一切高贵的反思,不是因为技巧与逻辑,而是因为真与善,才有了大美的情怀,才经得起岁月的漂洗。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