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官方需进行自我批评

2013年10月14日 06:57   来源:红网   屈冬云

  水患隐退之后,余姚市委书记接受了媒体的专访,谈及城市积水严重的原因,他认为“主要还是老天爷不作美,雨量太大”,“这种情况下,城市的基础设施再好,也是苍白无力的,哪个神仙也解决不了,太为难了”(10月13日《新京报》)。

  这番话犯了众怒,招来了不少批评。谁也无法否认余姚此次降水既大又猛的事实,有监测数据为证,降雨量达到500多毫米,好比68个西湖的水量,或者北京两年的降雨量,在两天时间内倾泻而下。骤然而至的暴雨引发灾害,也属正常,毕竟有“不可抗力”。但我们不得不质疑余姚官方的预警系统,因为防灾比抗灾更重要。应对城市内涝,无疑是基础设施越完善,灾害程度就越低。如果是城市基础设施薄弱,那倒真成了“哪个神仙也解决不了”。

  一场让城市岌岌可危,让市民深受其苦的灾害过去后,作为城市的“一把手”,首次公开谈及灾害应对时,更多的应该是反思教训、自揭其短,而不是推诿责任、怨天尤人。如果把主要原因归咎为天气,否认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病症,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余姚书记的表态,左右着官员对灾害的认知,也影响着余姚今后的作为。如果对灾害的反思仅仅停留在如此敷衍、浅显的层面上,又怎能指望余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应急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灾难过后,总有人会提及“多难兴邦”,“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诚然,这样的话语对于刚刚经历了灾难的人来说,是一种慰藉和鼓舞。但是,切莫忘记,坏事变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如果不能灾害中的教训变作救灾中的经验,在与灾难的抗争中,难免重蹈覆辙,难免一败涂地。

  灾害发生后,民众对余姚官方的批评不绝于耳,但遗憾的是,余姚官方的自我批评尚未展开。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应急响应是否及时、抢险救灾是否有力……诸多问题,需要余姚官方一一反思作答。这其中,需要实事求是的作风、开诚布公的诚意、敢于担当的精神,还需要闻过则喜、有错即改的态度,甚至不妨加一点锱铢必较、求全责备的较真。

  灾害去了还会再来。余姚这次度过了全城被淹的危险,下次能否安然度过,关键看余姚官方怎样把教训变经验,关键中的关键,看余姚官方有没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诚意。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