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敢于突破打“×”的惯性思维

2013年09月29日 07:08   来源:红网   肖纲领

  教育要敢于突破打“×”的惯性思维,如果教师们都没有这种思想觉悟和行动的坚定性,我们的教育就难以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钱学森之问”也就是无解难题。

  本学期开始,沪上小学全面启动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在具体实施措施中,闸北有一所小学规定教师批改课堂作业用“O”替代“×”批改作业的错误,这与已经习惯的用“×”表示错误,“O”表示学生订正过关产生矛盾,不免引来一些老师的质疑。

  任何一项改革都会带来变化,也会遇到阻力。作为一项新的改革,教师批改课堂作业用“O”替代“×”批改作业的错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改变教师们改作业的习惯,给他们带来不便,在短时间内会造成一些混乱,因此其受到部分教师的反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教师批作业不打“×”岂止是习惯改变那么简单?

  广受诟病的是,我国的教育体制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在众人齐挤高考独木桥的大环境下,考试成了众多学生必须过去的砍,而以标准答案换得的高分成了学子们的至高追求,因此孩子们对于老师的“√”怀有极大地渴望,极力寻求正确答案——而这是具有唯一属性的东西。在升学率的指挥棒效应下,教师看重正确答案,很多极具创新性的答案被老师批为胡闹,打“×”是对那些不按标准答案解题学生的最好回应,殊不知,这种作业批改方式极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的是高分低能、老年老成的学生,但是创造力乏善可陈,因而“钱学森之问”不胫而走。

  而批改课堂作业用“O”替代“×”,正是回归教育本质的重要改革。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呢?科学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当年的“地心说”被“日心说”替代,社会领域的各家之言,均呈现出发展和无限的可能。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用已知探索未知的兴趣、思维和方法,告知学生答案的多样性而不是唯一性及对错之间的巨大分野。批改课堂作业用“O”替代“×”,正是教育非唯一性思想的体现。

  可能有人会说不是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说法吗?但是请别忘了,那只是就某一项计算、工程或事件而言,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用辩证的观点待之,不是还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吗?这可是我们自小就学过的文章啊!

  作为教师,理应多思考如何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连他们都因早已适应固有的打“×”的错误思维,而不愿意做出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改革,那我们的教育只能固步自封,让一代代的学生成为惯性思维的牺牲品,而钱学森之问将长期成为我国教育的“魔咒”。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