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现代版父债子还是一堂诚信课

2013年08月30日 07:06   来源:燕赵晚报   李英锋

  今年初,宁波北仑一家搬运公司的搬运工老李在做工时发生意外,左腿骨折。老李出院后,公司王老板拖着赔偿款6万元一直不给。王老板的儿子小王——今年刚刚考上大学的准大学生,听说情况后,悄悄地用亲朋好友给的升学红包凑齐了赔偿款,替父亲还了债。(8月29日《现代金报》)

  小王导演的这出现代版的“父债子还”剧,让人心里泛起阵阵感动的涟漪。

  民间自古就有“父债子还”的说法,也确实出现过不少由子女偿还父母债务的实例,但在传统的“父债子还”模式中,子女偿还的是父母生前的债务。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对“父债子还”也有所涉及,比如《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显然,法律所规定的“父债子还”针对的也是父母已经死亡的情况,且以子女继承遗产为前提,以遗产的价值为偿还范围。

  王老板所欠的是经营性债务,且王老板还健在,完全具备偿还能力,而小王是一名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无论是按照民间旧传统,还是按照现行法律,小王都没有“父债子还”的义务。小王能够悄悄地替父还债,展现出了一种超出很多同龄人的诚信意识和担当意识,用自己的美遮住了父亲的丑。我们不由得慨叹:父亲赖账,儿子还账,这爷俩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做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现代版“父债子还”是一堂精彩的诚信课,父亲的做法是可耻的,儿子的做法是可敬的。当前,我们面临着很多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侵蚀了社会的肌体,拖慢了社会前进的脚步,带给我们很多困惑和阻力,我们很有必要认认真真地上好这堂诚信课。上好了这堂课,很多因诚信缺失而衍生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对每一个个体有益,对整个社会也有益。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父债子还”演绎家教新风尚    2013年08月30日
  • ·“父债子还”难除“老赖”之恶    2013年08月30日
  • ·别让预付卡变成诚信滑坡带    2016年07月1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