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达标不能总指望“父债子还”

2013年03月05日 13:48   来源:荆楚网   范子军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吕新华2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主要城市实现或者达到空气质量国家标准,“18年的时间太长了,我们希望缩短这个时间”。 (3月2日新华网)

  吕新华无疑道出了广大民众的心声,18年太长久,空气质量达标须只争朝夕。而早在去年2月《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出台时,就有专家表示能完成18年获得好空气的目标“几乎是个奇迹”,足见空气质量达标绝非易事。

  我们更有必要反思的是,其一,当下越来越恶劣的空气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其二,空气质量达标预期为什么是18年,而不是10年或者5年?追问前者,是因为寅吃卯粮的掠夺式、破坏性开发、发展模式依然时常可见,治理的同时还有个如何预防的问题,倘若边治理边污染,甚或治理跑不过污染,不用说18年达标难乐观,功亏一篑的可能性也有。

  追问后者,是因为不单是空气质量达标问题,诸如医疗卫生、教育体制改革等等,每每回应公众期待或制订规划目标时,相关部门总会给出10年、20年甚至30年的“阶段性”时间表,这样的承诺显然是把担子、责任推给了继任、下下任甚而更远的当政者,不但给人一种逃避和卸责的感觉,而且极容易挫伤民众的信心和耐心。

  诚然,某些长期累积问题的治理、完善,的确有难度、有一个过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一步到位,制订长期的规划目标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总指望后人去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近期、自己任期内更应该有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有规划、有措施、有作为,要对后人负责,给子孙做出好的样板,而不是总想着“父债子还”,更不能再干遗患未来、祸害子孙后代的傻事、错事、昧良心事儿。

  别的不说,最近各地频频出现的十面“霾”伏天气,清楚地表明恶劣的空气质量已经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构成现实威胁,如果此刻还试图搪塞、推诿责任、无所作为,而不是务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出实招、狠招加紧治理,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净化空气环境如此,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何尝不是同样如此。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