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北京天坛,南有新洲天坛。”日前一则微博引发关注。微博称,武汉新洲区汪集镇东边咀一片墓地依山傍水,气势宏伟,主体建筑酷似北京天坛祈年殿,中心区竖立着巨大的佛像,佛塔高耸,一派豪华景象。一墙之隔,就是汪集街汪集村一组。红墙外,是几个污浊不堪的小水塘,里面还长着荷花。陵园怎么发展旅游?为何占用了耕地?为何村民要挖断陵园的路?为何陵园占地多出了几十亩?面对法治周末记者的发问,新闻发言人邵德明连称“不知道”,并表示自己刚调来一年多。(8月14日人民网)
“皇宫似的围墙,雕梁画栋、红砖绿瓦、飞檐斗拱,还有“天坛”,一一印入眼帘”。当这些画面闪过笔者脑海的时候,仿佛自己已置身于皇宫之中,这哪里还有墓地的凄凉。一座叫嚷着与十三陵相比的公墓,居然在耕地上拔地而起。面对耕地被侵占,面对群众的愤怨,面对记者的发问,官员却是甩出“不知道”。如此庞大、如此浩荡的一项工程从开建到完工,当地政府、当地官员岂能以轻描淡写的“不知道”三个字推掉?“不知道”背后不知有多少的秘密让官员困扰,那下面就让笔者替其解答吧。
首先,墓地是如何占用耕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而且国务院颁发的殡葬管理条例第十条也明确禁止在耕地、林地、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建墓地。既然如此,那当初这个项目又是怎样通过决策、立项、规划审批的呢?“这个项目是为了打造生态旅游,是经过了层层审批论证,合法合理的项目。”从陵园总经理助理的谈话中可看出,人家是挂羊头卖狗肉,钻政策的空子。在建设的过程中,当地相关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呢?难道就没有察觉?这背后是否存在官商“勾肩搭背”还有待有关部门的查实。
其次,墓地如何变成陵园发展旅游?大家都知道,墓地通俗的说法就是埋葬普通去世者的地方。而陵园是为了纪念有着一定历史阶段代表人物而建的纪念性墓园。如皇家陵园、革命烈士陵园,他们因其具有纪念意义,存在观赏性和教育意义。因此,一个埋葬普通去世者的墓地群怎能当做陵园来发展旅游?依笔者看,发展旅游是假,炒作墓地以便高价出售是真,这无非就是在炒作时加上了一些噱头。以低廉的价格,以超出常人的手段弄到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过一番所谓陵园的伪装,卖出超过同等墓地几十倍的价格而获取暴利。在这一系列的运作中,当地政府、官员却是任其忽悠,这背后是否存在官商结合?是否存在政府的推波助澜?还有待相关部门的查证。
至于为何陵园占地多出了几十亩,笔者相信,只要稍微细想便明白其中的道道。“占少用多”、“打擦边球”等违规用地现象已是公开的秘密。这其中也不乏有地方政府和那些见钱眼开官员的功劳。
笔者认为,作为一级地方政府,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待违规用地的现象,怎能用“不知道”来敷衍搪塞。相反,应该认真调查,以给群众一个合理的交代。群众的利益岂能伤害,法律岂能无端践踏!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