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食品安全应重罚“鸵鸟”企业

2013年08月08日 09:0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陈灏

  恒天然“毒奶粉”事件中,最后一家要求恒天然不要透露名称的涉事企业6日浮出水面。据多家媒体报道,恒天然有关负责人确认这家试图隐瞒真相的企业为某知名奶粉公司。随后,这家公司终于发布公告,宣布部分产品可能被污染。

  受制于技术和人们认知的局限,食品安全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及时采取公开信息、召回问题产品等措施,避免不合格产品进一步扩散,才是一家良心企业应有的态度,也是企业获得消费者谅解的前提。承认错误需要勇气,也考验企业的责任心。

  但我们还是遗憾地看到,个别企业在遇到问题时当了“鸵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承认、不道歉、不召回,寄希望于他人隐瞒信息来欺瞒消费者、逃脱监管部门的惩罚。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公开的社会,谎言注定没有生存力,沉默终究会被打破。等着被揪出来接受消费者的唾弃,无疑是一个愚蠢的选择。

  与出问题相比,更可怕的是这种“鸵鸟”态度。这些“鸵鸟”企业缺乏的不仅仅是危机应对能力,还有对消费者的担当。他们将自身的蝇头小利凌驾于消费者健康之上,殊不知消费者满意,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只图一时平安而不直面自身问题,无异于饮鸩止渴。

  维护食品安全,企业的自觉很重要。但事实已经证明,食品安全不能只寄望于企业的自觉,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对于出了问题还试图隐瞒的“鸵鸟”企业,政府部门决不能放任他们“潜伏”,而应当主动介入,将他们挖出来接受市场的审判。

     新华社济南8月7日专电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