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逆天,商店竟用‘屌丝’做店名。”日前,有网友在广西钦州论坛发一张“屌丝商店”的图片,讨论店名招牌究竟能不能这样用词。据悉,在钦州学院西校区大门口斜对面街上的确出现过一个名为“屌丝商店”的商店。钦州工商局商广科负责人称,此店名属违规,招牌不得含有不良文化内容。(8月1日中国广播网)
“屌丝”二字原意确实不雅,但现在已经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少了几分庸俗,多了几分自嘲。所以,公众没有必要对“屌丝商店”过于敏感,官方也没必要用旧思维管理新现象。虽然这样的商店名字游走在法律、道德、习俗的灰色地带,但应该允许其自生自灭,提前下“不良文化”定论无助于解决此类现象。
招牌是为了招徕顾客,店主用网络热词起名,的确是投机取巧玩噱头。可“屌丝”是网民自嘲的话语,没人会把它真的当成脏话,看到的人多会会心一笑,而不是感觉受到了侮辱。没有顾客的光临,送餐店就会倒闭,店主怎么敢挂着牌子骂“上帝”呢,只不过是用“屌丝”来强调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送餐的大概群体。
借鉴网络热词起招牌并不少见,陈罐西式茶货铺、留若应是奶茶铺、蝴蝶养猫酒吧、鱼水之欢餐厅……由于招牌很有意思,这些店铺经常引人驻足,并且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屌丝商店”缺乏这样的文艺范,意思直白到极点,但存在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引起不良社会反应,所以也应该允许它用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
公众不但对“屌丝商店”招牌的好和坏有自己的判断力,还会用脚对商店的服务投票。换言之,一个商店能否生存下去,要看其服务是否被顾客和市场认可,“屌丝商店”现在已经转手了,说明它的招牌和服务都不被认可,自然停止营业。改什么名换什么姓,必须有优质的服务做基础,否则再好的招牌也会被搞砸了。
毋庸置疑,“屌丝商店”并不符合主流文化,但在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里,应允许次文化、亚文化的存在,这样可以让商店招牌不那么死板,让人看到商业的活力,甚至随时间的变化成为主流一部分。总而言之,鱼龙混杂的店铺招牌自会经历公众和市场大浪淘沙,也总比仅有“国营商场”、“供销社”要好得多。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