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再是慈母,银行必须早自立

2013年06月26日 09:14   来源:荆楚网   王凌峰

  由于上周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问题持续发酵,市场“钱慌”愈演愈烈,受此影响,昨日(6月24日)沪深股市(主要是金融股)大幅下跌,各创下多年来单日跌幅新低。

  6.24大跌让人“惊悚”,出人意料的是,央行并没有像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汇金、中投等中央金融机构也并没有进场托市。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也以醒目头条挂出“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一文,要求“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仅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从文中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对待此事的态度,也表明央行对货币信贷总量控制的决心,这是从宏观审慎的原则出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引导银行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而不是流入金融市场引发相应的资产泡沫。

  虽然此次“钱慌”事件,只是一部分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短缺,并不是所谓的“危机”,也不会影响到金融稳定,但这也给了国内那些自身不改善经营,在出了问题时总期待政府或央行救火的金融机构提了个醒:金融机构应该提高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了,应该加强流动性管理,而不应一味地依靠央行提供流动性,要尽早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要对宏观经济有良好的判断。

  同时,我们也应该庆幸,还好此次遭遇的只是影响不大的“钱慌”事件,只是一点小疾。要知道,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金融市场在逐步对外开放,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我们不赶紧完善自身建设,增强自身免疫力,那么,当金融市场完全开放的时候,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面对世界金融机构或者基金的狙击时,我们脆弱的金融系统不堪一击。到时候,即便是央行想出手,只怕也救不了我国的金融,我国的经济也将沦落于被绑架的命运。

  金融是国家经济的血脉,所以,银行一定担当起对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应尽的责任,也一定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赶快完善自身建设,提高自己独立应对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