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观照中读懂今天

2013年06月03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写道: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很多人认为,作者描述的那个18世纪处于喧嚣和危机中的时代,与今日的转型中国极为相似。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搅动和放大了人们内心的茫然、迷惑和难以自解的心灵冲突。在这样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里,应当从哪里寻求“正能量”、培养沉静的定力和强大的内心?这是千言万语难述详尽的大课题。我的一点思考是,请从读史开始,在历史的观照中培养定力、寻求“正能量”。多读历史,才能更好地读懂今天。

    下面选取这样几个历史片断,抹去主语和年代,请您不妨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号入座”:

    1、(这个国家)百端待举,经济需要腾飞。而世界市场可不那么好进入,在夹缝中追求强国梦的他们开始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依靠廉价销售冲击市场。

    “无耻之尤”,英国人这样称呼他们,因为他们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复制外国产品,制造二流质量的商品,并以倾销的价格流入海外市场。在本国,由于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又被工厂主无限延长,这使得商品的成本非常低廉,其价格在世界上具有强势的竞争力。“价廉货次”、“便宜而拙劣”,就是对这个国家不少产品恰如其分的写照。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这个国家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英国制造”,以此判别劣质的*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

    
各位大约是想,哦,这说的是中国。不,文中说的是德国,1871-1897年的德国,140年前的德国。全文参见《德国制造:从“山寨”到标杆》,2012年12月号的《看历史》杂志。

    2、在那以后的30年,这个国家大踏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建设、新的工业设施、新的道路网,一切都是新的。汽车和电话,原先被看作富人的奢侈品,如今成了大家的必需品。**年,只有8%的人拥有汽车,14年后,这一比例升到了50%。街道日日夜夜都塞满了汽车,连广大农村现在都用上了汽车。高峰时间的交通拥堵令人痛苦不堪,在首都一类的大城市开始测量空气的污染,警告市民们提防吸入不可避免的有毒物质。可是谁也不在乎。汽车带来的行动自由压倒了一切。此外,吸惯了**牌香烟的民族,吸什么样的空气都不在话下。

    
各位大约是想,难道这说的不是中国吗?诚恳地跟您解释一下,这真的不是中国,而是1945-1975年的法国。文中的首都是巴黎,香烟的牌子是高卢牌,可不是红塔山哦。全文参见《国富国穷》,美国学者戴维兰德斯写于1998年,新华出版社2001年出版。

    3、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物价是不能降的,于是货物就不好卖了,只好解雇工人。失业的工人哪里有钱去买别的产品呢?于是,销售量越下降,被解雇的工人就越多,引起国内需求的全面萎缩,产业工人穷了下来,连累农民也穷;而农民的穷,又回头加深了产业工人的穷,因为“谁也没钱买对方的东西”。所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国家里,既是生产过剩,又是消费不足。这一年的6月,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都需要拼命找工作,连在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来说,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周刊》做过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这个国家了,有的已经离开这个国家,有的正设法离开。迁居国外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

    
各位大约是想,哦,按照前两个故事的规律,这说的肯定不是中国,但又真的很相似。的确,文中说的是美国,1932年的美国,**周刊指的是美国商业周刊。全文参见《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作者威廉-曼切斯特,海南出版社2004年出版。

    所以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故而“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多读些历史,才能通东方西方,明古今之变。把目光放到今日之转型中的中国:我们的经济正处于一个“双重转轨”——从高速增长期转向中速增长期、从低成本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双重转轨;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双重转型”——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双重转型。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中,所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复杂程度来看,都是“世所罕见”,就是因为中国在几十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把各种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如前文所述140年前的德国、80年前的美国、50年前的法国)出现的问题,集中在了同一个时空。

    正确看待和处理转型中的这些冲突和问题,要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和原则呢?“欲知大道,必先读史”。要真正掌握社会发展的“大道”,就必须先研究蕴含社会发展“大道”的历史。还是要让历史告诉我们答案。这个历史,除了世界发展史,更重要的是是中国史,特别是建党、建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回顾90多年来我们党充满艰险又充满辉煌、历尽苦难又奇迹迭出的历史,从“开天辟地”到“走向复兴”,丰富翔实的史料告诉了我们什么呢?研读之下可以总结出这样两条:一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是“和人民在一起”。符合这两条的做法,就成为我们成功的经验;违背这两条的,就是我们失败的教训。都离不开这两条。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体现的就是“中国特色”;“和人民在一起”,体现的就是“社会主义”。我想,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个最重要“秘籍”。

    从历史中寻找到的普遍规律,让我们获得了走向未来的智慧。其智慧就在于,它给了我们分析、判断和抉择的衡量标准:是不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不是符合人民利益?举例而言:拿这个标准衡量,小到判断“凤凰古城收费”——无论当地政府有多少借口和理由,这个行为都是不当的,因为它“与民争利”;大到判断“新型城镇化”、判断市场化改革——无论这个过程中出现多少问题难题,方向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些战略决策归根结底是从实际出发,并且最终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有了这个判断和把握,一切问题都好解决。

    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运用,从历史中观照现实未来,鉴往知来,才能做好今天的事,开创美好的未来。历史中蕴含着发展的常识和规律、经验和教训,(比如我们还可以继续研究,后来德国怎么从“山寨之国”成为现代制造的“标杆”,美国又如何走出大萧条、法国如何走过工业化发展的坎坎坷坷),从中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未来该怎么办。多读点历史,对于我们科学判断形势、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进而有利于更好地树立大局观。历史观和大局观决定我们站立的高度,站的越高、视野就越广阔,越明白我们整个国家、民族和人民最根本、最长远、最大的利益所在。

    历史深处的“正能量”,培养了我们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更有助于分析、判断和解决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对未来的发展,我们既要有现实紧迫感,也要从历史中找到信心和耐心。这么大的国家,只要方向正确,只要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就非常了不起,就一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齐东向)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就美丽中国梦


“中国式××”语境下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