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晚,《南方周末》在其App上发布了2025年新年献词,文章题为《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编辑在尾注中写道,“2024,AI狂飙……献词聚焦AI,更关注变化背后的你和我”。献词甫一发出,便引起读者热议:有人赞美南周文笔依旧老辣精练,但也有人认为它“精致”得更像是一篇命题作文,发出“有些失望”的叹惋。
始于“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期待《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似乎已经成为了读者在年终岁末的仪式感。在一篇文章中整合并传达一整年的核心态度固然容易招致不同意见,但透过争论的声音,我们不免思考:普通人需要怎样的新年献词?
新年献词的意义在于“对话”——和过去的一年对话,和经历了过去一年的人们对话。《南方周末》2025年新年献词,把2024定义为“一场AI带来的加冕”,把人类在这一年的情绪概括为“技术狂飙的欣喜与奥本海默式焦虑”,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脱离某些一般的总结叙事,相比年终新闻拼盘,更愿意传达出对具体新命题、热议题的探索。但这不该导向一种“被制造的集体记忆”——这一年的人们经历的诸多复杂、矛盾、困惑和新生,不能被全然归置在关于算法的讨论之下;对于多数人而言,AI也似乎并没有强大到能使“物我两忘”和喧宾夺主的境地。文章试图告诉读者,即使AI来势汹汹,“我们也终将在这复杂中找到存在的意义”;但事实是,多数人面临的是找到当下的人生的坐标,而非在算法中“突围”。人们存在意义的找寻和自我真实性的确证,也不是通过和程序的对比达成的。与其说人们是在和AI、算法抗争,不如说是在与社会时钟、与单线程的人生博弈。
文章在印证“AI世界里也有人性光辉”时写,“他们在马路上川流不息、在格子间凝神贯注、在田野中播下谷种、用肩膀扛起家庭”;可见献词关注的和希望打动的,正是这些“他们”。但“他们”中有多少人纠结的是OpenAI是否open,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人与工具”的二律背反,又有多少人能够在满篇社科“黑话”中找到关于生活的启迪?
换个角度看,即使要写AI和算法,落笔处还有大数据杀熟、驯化和反驯化,还有被困住的外卖骑手。这些更现实、更具体的问题都不能被抽象成文章的一句“前路未卜,但总怀着懵懂的希望”。综合性媒体固然长于其人文性,这种人文是在一切问题和讨论中找到“人”,而不是在情感上渲染危机后归于软绵绵的价值中立,更不是把人当作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工具。把技术当作一个思考的核心命题本身并没有错,但不能因为技术不会说话就把一切都归咎于它;讨论点也不能一直在不痛不痒、“总归不会出错”的安全区内摇摆,否则虽诉诸了新议题,但追求“相对安全”的思考和表达,也算不得“锐气”。单是提及了“技术中的人”也算不得人性,关键是要思考它与人何以真正相关——人性是目的,而非手段。
文字不是安慰剂,人们需要的也不是形容词和排比句。读者或许各有各的心境,但借用《南方周末》提到的,如何让更多普通人“找到自己、确认自己、喜欢自己”,是创作者应该体悟和洞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