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要把规范行政检查作为明年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乱检查的查处力度,严肃责任追究。
涉企行政检查的初衷是为了规范和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其规范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发展,更深刻影响着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的构建。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彰显了对持续提升执法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也是对企业经营痛点的精准回应。正如会议指出的,现实中一些地区和部门涉企行政检查乱作为问题时有发生,包括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随意检查等不规范行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在司法部11月公布的第一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中,某天然气输送公司负责人向某市司法局反映,从2021年到2023年,公司每年都接受上百次检查。面对如此高频次的检查,这家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来应付,这无疑增加了其运营成本,扰乱了正常的经营节奏,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削弱其投资信心。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着重指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不仅要合理设置频度,妥善把握力度,还要明确行政检查主体,清理公布行政检查事项。简单来说,让行政执法检查更加透明化,由哪个部门检查,具体检查哪些内容,让企业能够一目了然地知晓,形成明确稳定的执法预期。
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杜绝随意检查,不是要行政执法部门当甩手掌柜,而是要形成“无事不扰”的市场环境,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发展,这既是为企业减负,提升运营效率,也是为行政执法部门减负,实现双赢。
涉企行政检查不缺位,也不越位,多体谅企业经营的不易,减少执法的主观随意性,从而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唯有如此,企业才会有更强的投资动力,行政执法部门的公信力、地方的整体营商环境,也才能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