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要防成批因老返贫

2013年05月13日 07:55   来源:人民日报   湖南资兴市委书记 陈荣伟

  目前离土打工的农民,“苦力型”居多,实施普惠式的免费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才能避免成批性的因老返贫

  县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力是人才,最大的瓶颈也是人才。

  眼下,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正像“候鸟”一样迁往内地,资兴地处湘南,位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线,要抢占发展先机,不但需要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更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储备——技工人才。

  都说湖南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当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投资者真正落户以后,我们也开始面临 “用工荒”问题。去年,我们对全市企业用工状况进行调研,发现一个园区内八成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荒”。

  但这种“用工荒”,并非“数量荒”,而是“结构荒”、“技工荒”。2012年之前,我们曾经摸过底,资兴社会就业人数约26万,但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却不足10%。农民工群体文化程度低、接受劳动技能培训比例低的“双低”现象,制约着产业转移的进度。

  这就是我们从去年开始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的初衷。我们计划,为全市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自由择业的每一个家庭培养一名产业技术工人,力争用3年使新增劳动力掌握1—2项就业技能和致富本领。资兴市财政为此每年安排5000万元,实施普惠式的免费培训。有人说5000万花得有点多,我看非常值。农民有了技能,企业多了技工,政府涨了财税,百姓鼓了腰包,这是一笔大账。

  现在离土打工的农民,“苦力型”居多。一旦人老了,务工没法干,务农也干不动,很可能因此成批地返贫。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从田地里转移出来,在城市里立得住,一方面推进了城镇化,一方面又可以为农村发展腾出空间。因而,抓住了人才培训的“牛鼻子”,就能牵着全市经济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本报记者 颜 珂整理 马国英绘图)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