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县主动"返贫" 网友:扶贫政策之耻(图)

2013年02月26日 08:58   来源:华声在线   

  16年前,在以小康为政绩的年代,大同县申请到“小康县”称号。但在此后的10多年中,大同县与其他戴着贫困县帽子的县比,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一顶贫困县的帽子,不仅意味着大量资金、项目,还有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于是,大同县看着“邻居”藏富,自己也开始了“逐贫”,并终于成功入列。

#“小康县”主动“返贫”#

  [新闻解读]

  “小康县”主动“返贫”为哪般?

  说白了,贫困县这块臭豆腐是“闻着臭、吃着香”,贫困县不仅可得到可观的扶贫资金,不少优惠政策也与贫困县绑定,只有贫困县才能享受到——资料显示,中国2001年核定了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0年来不少贫困县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成为经济强县,但它们仍然戴着贫困县的帽子。

  客观上讲,为了获取大量资金、项目以及各方面支持,初衷固可理解,但通过主动返贫的方式去实现则有违“程序正义”之嫌。与“纳入贫困县”成“特大喜讯”一样,“小康县”积极返贫首先反映的是一种耻辱文化的缺失。自古以来,贫困与小康孰好孰坏,不辩自明。从中央到地方,一直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而大同县不想着如何保持“小康县”的荣誉称号,却主动“返贫”,这足以说明荣辱观已在一些地方官员错乱的政绩观中迷失。

  主动“返贫”更是反映出一些地方的“等靠要”思维惯性甚至地方领导干部的懒政思维。可以想象,与当地官员自己出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一笔资金一笔资金、一项政策一项政策地去争取相比,跑下一顶“贫困县”的帽子就可以逸待劳地等着项目、资金、政策等主动上门,主动“返贫”着实是轻松得多——却不知这些“逐贫”的地方可否想过,国家“蛋糕”是有限的,如果大家都优哉游哉地“等靠要”,最后岂不是全中国都要“返贫”?

  正如一学者所言,要想让贫困地区励精图治,变“等靠要”为“追赶超”,还得改变当前贫困县评定的畸形或者错位的文化环境,对贫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进行科学评价。笔者认为,贫困县既然获得了政策扶持和经济资源,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相应的经济社会效益,如果达不到发展预期,必须启动对贫困县主要领导的问责,使贫困县的帽子不能戴得太舒服。尤其是当年的“小康县”却在国家大发展大进步的浪潮中沦为“贫困县”,就算如今可以获得相应的支持,但至少也该有人对这种可悲的“倒退”负责吧!

  [新闻观察]

  小康县返贫是扶贫政策之耻

  无论是无法遏制的热烈祝贺,还是“觊觎”贫困政策十几年,最终将贫困县称号收入囊中的返贫举动,它们的目的其实都殊途同归:试图获得更多来自上级的政策与资源帮扶,进而在快速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地方政绩。譬如新闻就提及,自获国家级贫困县称号后,大同县短时间内已跑下来1000多万元资金以发展黄花产业。

  贫穷并不光荣,正因如此,主动返贫的分裂式“县格”才更值得反思。理由显然,一旦被评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不仅有大量政府转移支付,更有优惠政策眷顾。而小康县返贫的成功,则折射出当前国家级贫困县评定乃至扶贫政策出现了价值偏差。

  一个是,对贫困县的评定甄别准确度还远远不够,多停留在材料审核上,少实地考察。只要申报者的相关材料表现得“其情可怜”,只要地方能够含糊通过有关考察,甚至搞掂其中的评审者,连大同县这样的“小康县”也能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另一个是,当下的贫困县认定以及随后的扶贫,也还停留在较低的政策层面。往往是给钱给物给政策了事,而很少去务实地促进贫困地区由贫致富的内在发展能力提升。

  封闭且存在过度物质帮扶缺陷的国家级贫困县评定,不仅会令扶贫初衷在现实中被扭曲,甚至会传递给地方政府错误的认识与驱动力。这与对上负责的政绩考核体系相结合,就会衍生出地方政府对贫困县帽子的过度追逐——本为造血式输入的贫困资格认定与帮扶,最终施助者与受助者都没有成为真正的赢家。

  由小康县主动且成功返贫成“国家级贫困县”,无论如何,这都是扶贫政策的耻辱。当下的国家级贫困县评定扶贫政策必须做出大调整,迅速建立贫困县评选退出机制,强化对贫困县县政府的责任约束。当贫困县因为造假就会被取消资格,当贫困县称号不再意味着一味的索取,还有更多的公共责任,小康县主动返贫、打广告高调炫贫的闹剧自然就会减少。

  [新闻观点]

  为了“奔小康”,一些地方在数据上“造富”;因为怕被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一些地方又在统计数据里“藏富”。但任何基于投机取巧的“跑”名分,来回折腾,都不可能成为支撑一个地区发展的内在力量。“小康”身份“返贫”的戏剧转变,折射出相关评比的制度漏洞,同样值得追问的是,谁来追究随意揉捏当地发展数据的官员责任?

  [微言大义]

  @霍欣然:申请到贫困县,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必然大家会去争取。

  @罗永春:扶贫资金也好,政策优惠也好,所有贫困县待遇,根本目的是扶贫开发,惠及民众,最终实现脱贫致富,不是享受贫困、不思进取的资本。

  @梁格菲:小康县是干出来的,不是申请出来的。切记。

  @薛明君:“贫帽子”不仅没遭人嫌弃,反而还被争之唯恐不及,其实在于这不仅仅是一顶“帽子”,而意味着将得到更多实质性的财政支持与帮扶。

  @方向:既然只需头顶“贫帽子”,便有望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千万元资助金更是已顺利收入囊中,“贫帽子”来得更实惠更受用,的确没啥好奇怪的。

  @贾志国:“小康帽子”虽然看似靓丽,但不太实惠,并不舒坦。

  @刘雪松:大同成功返贫,是最具典型意义的批评样本,它集中暴露了扶贫工作从政策制定,到监督执行中的脱离实际、粗放随意。

  @马蔚华:一方面是“贫困福利”令人眼馋,另一方面,又是贫困评定机制一直没有理性转身,所以,才使这种怪现状不断出现。

  @叶枫:贫困本来是个动态的概念,但很多名单确定后十几年不变,也没有退出机制及时“清场”,扶贫政策不成为唐僧肉才怪。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