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走马上任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今年两会以后,首要完成的任务是对上一任制定的能源改革方案付诸实施。记者3月24日从有关方面获悉:从4月起,我国天然气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上涨,其各地零售终端价格将达到3元~3.5元/立方米区位,进而逼向4元大关。(3月25日《中华工商时报》)
沿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这一思路,新一轮能源价改箭在弦上。具体起来,天然气价格一直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而此次天然气提价及气改方案启动,“会给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带来最直接与最大的利好”。正如国是研究首席分析师常睿所说:逐步理顺偏低的天然气价格,客观反应天然气市场供求变化,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此乃发改委启动气改方案的最大动力所在。
但必须直面的现实情况是,如果像报道引用的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的那样:此次气改方案平均提价幅度在0.6元~0.8元/立方米,若将中亚进口天然气价格偏高因素考虑其中,新增的天然气价格涨幅甚至可能达到1元/立方米。不得不说,对很多家庭而言,这样的涨幅虽然不至于成为“不能承受之重”,但由此导致公众基本生活成本的增加,以及更深一层的上游资源产品提价,势必会影响下游产品价格“群涨”等,都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此轮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必须力避背离民生的异化。据3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3月22日中国石油宣布,2012年进口天然气业务亏损419亿元,导致公司天然气与管道板块经营利润由盈转亏;受进口天然气业务亏损扩大影响,公司去年净利润下降了13.3%,约合一天少赚5000万元。尽管中国石油副总裁孙龙德也承认,推动定价机制改革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家希望加快完全天然气价格体系,但改革需要实现卖得好与买得起之间的平衡。”而不得不说,若此轮天然气涨价凶猛,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众切身感知到“买不起”,给公众留下垄断企业“操控并获益”的印象。
从报道中可知,作为清洁能源,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比仅4.03%,远低于全球天然气23.8%的消费比例;而天然气价格逐步接近市场均衡价格,这将有益于促进非常规气的开发,形成一个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的有力的开发态势,并最终“反哺”于绿色能源产业的提升。但具体到当下,和这样的美好愿景相比,国内天然气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垄断特征,更是残酷的现实存在。而这样的现实决定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一个时期,包括气改在内的能源价改,必须在逐步去垄断化、近市场化的道路上,既强调提速的重要性,又强调眷顾民生的兜底。
正因如此,尽快推动定价机制改革,是当务之急。具体到定价机制的确立,当避免此轮气改,重蹈成品油定价机制“屡扭不顺”的覆辙,比如让价格体征机制真正落地,力避逢听必涨局面的出现等。与此同时,要尽快放开关键性资源和行业的准入壁垒,让民企资本更多介入以终结垄断。正如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所说,“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而在此过程中,打破垄断局面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让民生能从中切实受益,无疑才是重中之重。当然,强调“市场的归市场”,并不代表职能部门完全能够就此抽身,比如应该尽快确立消费者补贴机制,不让民众独自承担能源价改的成本。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