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没有母婴室,就别怪母乳喂养太少

2013年01月17日 08:07   来源:羊城晚报   耀琪

  昨天羊城晚报报道了深圳母婴室太少,许多年轻妈妈无处喂奶的窘况。这种情形,无论是大医院、大超市、地铁抑或其他公共场所,都普遍存在。

  作为母亲和婴儿的基本需要,母婴室事关两代人的共同福利。它既是个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的象征,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何况这个特殊人群每年都为数不少。然而,我们的城市一直对此报以冷漠,无非是因为妇女儿童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也不被男权社会所重视。于是母亲们习惯了忍耐,习惯了自寻办法,无论是用大衣围着,还是用雨伞遮蔽,将就着半年几个月就过了。

  如果不是上级发文要开辟母婴室,大部分的场所都不会有这个标准配置。即使开设了,由于并非真正的重视和管理,可能也会沦为杂物间。最后政府统计起来会发现母婴室覆盖率达到多少多少,可等妈妈们真的去使用时才清楚,哪里的母婴室是摆设,哪里的才是真心为顾客。

  当母亲急寻母婴室时,有超市工作人员会说,可以把婴儿放在购物车上换尿布,也有人会建议去厕所喂奶,还有人说“不就是喂奶,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凡此种种,不但是缺乏同情心的一种冷漠,更是大城市粗放发展的副产品。贴身的、精致的、人性化的母婴室设计,只存在于某些外资大型超市中。这又不难看出,国外在人道理念上比我们要领先不知多少年。

  从母婴室的缺乏,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公益短板。我们大都市的气派和规模,动辄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然而只有困难人群、障碍人群、需要特别照顾的群体亲身认可,才算是真正的现代化。以弱势人群的体验测量,诸如地铁没有洗手间、商场没有母婴室、过街没有隧道天桥、残疾人没有电梯,这些“细节”随时都可击垮人们对城市美丽外表的赞美。

  当这个社会抱怨母亲们越来越不愿意母乳喂养时,那首先就该质问我们的城市给了母乳喂养多大的空间和便利。如果这个城市只会赞美女性的曲线身材,只会刺激女人的购买欲望,但对母性需要却置若罔闻,母婴室普遍空白,这个城市始终还是非人性的,甚至原始得就和乡野农村没什么区别。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母婴室让公共场所彰显关爱    2016年05月10日
  • ·“母婴室尴尬”折射管理傲慢    2016年02月18日
  • ·井喷的母婴行业也有成长的烦恼    2016年01月26日
  • ·社区化母婴市场大有可为    2015年06月0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