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新境界

2012年12月03日 10:50   来源:解放日报   李琪

  “三个公平”

  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我们既要通过发展增加和积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为此,报告明确提出了“三个公平”的新观点,要求我们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的权利。“三个公平”的论述,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新四化”

  报告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四化”的新发展路径,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新的具体发展路径,强调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现代化在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融合的进程中同步推进。其具体要求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并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而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协商民主制“三度三方面”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又一个富于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创新意义的重大论述。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与工作机制,主要是通过“三个度”和“三个方面”来推进:(1)从国家机关民主协商方面的高度上来健全完善。要求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2)从人民政协民主协商方面的深度上来健全完善。要求政协在开展民主协商的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3)从基层群众民主协商方面的广度上来健全完善。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开展基层群众的议事协商,拓宽基层群众民主协商的范围和途径,丰富基层群众民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从而真正体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扩大有序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24字”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指引和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我们党注重坚持科学理论武装、正确舆论导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光大,注重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注重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报告从三个层面、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论述。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这个新概括,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认识的深化,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管理体制五要素

  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创新社会管理上,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提出了要加快形成包括“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五大要素在内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并作出了全面的部署与安排。报告在以往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将“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彰显出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党建主线“三要素”和党建“三型”

  面对国际国内日益深刻复杂的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的新形势,面对“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重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重危险叠加在一起的严峻态势,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清醒地认识到加强自身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紧迫。报告从进一步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析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对党的建设的主线、目标与要求提出了新的论断,作出了新的部署。一是党建主线“三要素”:提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在十七大报告关于党建主线表述的基础上,新增“纯洁性建设”的内容;二是党建“三型”目标: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三型”目标的激励和指引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三是“三清”要求:通过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同时,报告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四自”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大报告同时还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新思想、新阐析,这些新的观点和论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光辉,引导并激励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人间正道”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