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铅酸电池领域两家龙头企业——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和天能集团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据报道,11月中旬,有人在网上发帖称,超威董事长减持大量股票,套取巨额现金并移民澳大利亚,而且超威也深陷“负债高企、代工厂品质管控乏力、大打价格战、疯狂广告营销”的泥潭之中。这条帖子还被编成短信,发送给了国内不少电动自行车厂家、 电池经营商、代理商、分销商等。
消息传出以后,超威立即对外辟谣并报警。经过调查取证,当地警方很快锁定了两名造谣的嫌疑人。巧合的是,这两名嫌疑人竟是超威的主要竞争对手——天能的员工。
尽管天能方面对外声称,这起造谣事件只是员工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但外界仍将之与企业竞争联系起来。超威和天能均位于浙江省长兴县,都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销售渠道等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占据着国内铅酸电池市场30%至40%的份额。多年来,两家企业在市场拓展中已经上演了多场“龙争虎斗”。如今,在铅酸电池市场销售不振、产能扩张、库存高企、企业面临不利因素增多的背景下,造谣事件更让人嗅到了企业之间竞争的“火药味”。
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本身是一件好事。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同行展开竞争。只有竞争,才能实现优胜劣汰,才能打造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反之,如果缺少竞争,市场经济的基石也将轰然坍塌。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波音和空客等等,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平稳发展,正是因为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但是,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在与同行竞争中,并没有真正理解竞争的内涵和要义,走上了歧路。例如,2010年,蒙牛员工伙同公关公司人员在网上发帖指竞争对手伊利的QQ星儿童奶容易导致儿童“性早熟”;去年底,有些凉茶企业销售人员为了争夺网点大打出手;今年4月,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老总又在微博上掐架,互相指责对方过激的营销策略等等。
这些事件既折射出市场竞争的激烈,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中缺乏理性、仍不成熟。市场竞争必然要导致一批企业被淘汰出局。但是,市场竞争并不意味着就是“你死我活”、“有你没我”。企业要扩大市场份额和占有率,也不一定非要从竞争对手手中夺取市场资源。靠恶意攻讦或抹黑竞争对手更不可能获取任何竞争优势。不少企业恰恰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采取了过激的竞争手段和策略,甚至把商业竞争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做法,虽然有可能打击对手,但一旦恶意攻击行为被揭穿,自己不但要承担相应责任,企业形象也会严重受损,最终也将破坏行业平稳发展的生态,影响到全行业的科学发展。
中国市场很大,全球市场更大,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独占份额。因此,企业切莫“相煎太急”,使企业竞争变了味,而应理性认识市场竞争的本质,多用一点包容和合作的精神去尊重竞争对手,形成“你追我赶、互相超越”的竞争格局,共同把市场做大,共享广阔的市场前景。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