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公开为何总是“昙花一现”

2012年09月28日 07:25   来源:红网   王传合

  从1987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首次被提出,到现在各地政府不断探索和试验,中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建立之路已经走了25年。一些地方官员财产申报公开试点为何“人走政息”?顶层设计的必要性和难点在哪?建立这项公众期待已久的反腐制度有怎样的路径选择?(9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官员财产公开是一个既敏感又牵动人心的话题,近几年来,官员申报、公示更成为公众关注和热议的重点。按说,有关官员财产应不应该公开的问题已经没有疑义,从公众到各级官员早已形成共识,都认为应该公开。然而,这项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呼之欲出、水到渠成的制度却始终“千呼万唤不出来”,究竟原因何在?

  从长远来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一项有效遏制腐败、保证社会公义公平的妙计良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运用。目前在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推行之所以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昙花一现,归根到底,其阻力恐怕还是来自于体制内和官员的自身。试想,倘若果真扎扎实实地推行这项制度,官员的财产一旦公开,一定会触动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所谓的“灰色收入”,“财产来源不明”等不法收入就要暴露在阳光下。到那时,不仅面临“鸡飞蛋打”的难堪局面,还有可能带来牢狱之灾。

  近年来,有关官员财产公开的试点工作一直未间断,很多地方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因财产监督对象和范围不规范,制度规定形同虚设,也就难免会缺乏针对性和可持续性。想想看,时下经常有一些工薪族人士自己主动网晒工资收入、消费记录、银行存款等等,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就在于他们的收入来源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合理且合法,经得起晾晒和质疑。

  官员财产公开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攸关的大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官员财产公开势在必行,而要迈出关键性的步伐并取得实质性进展,首要的是各级权力机关和行政管理部门,要以拿出改革的勇气和胆魄,解放思想,勇于前行。其次是加快立法进程,将官员财产申报、公开依法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只有这样,各级官员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民公仆才能成为必然,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才会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