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众议:微博反腐“热”现象的“冷”思考

2012年12月09日 07: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12月4日正值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用400天,南京市纪委监察局官方微博“@钟山清风”试运行100天,市纪委监察局举行了“媒体开放日”活动,请媒体以及首批24名微博廉政观察员来中心体验南京的“智慧政务”,考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情况。

 

12月4日正值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用400天,南京市纪委监察局官方微博“@钟山清风”试运行100天,市纪委监察局举行了“媒体开放日”活动,请媒体以及首批24名微博廉政观察员来中心体验南京的“智慧政务”,考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情况。


    微博反腐“热”现象的“冷”思考

    中国经济网网友 漆海欧

    官方微博非自身创新而产,而是由于民意裹挟而生,其中颇有几分不甘,再加之公权力的傲慢天性,使许多官方微博最终沦为“僵尸微博”,成为应付民意的摆设。

    而今,南京市纪委官方微博招聘廉政观察员,意在增强官民互动、拓宽信息渠道、集聚民众智慧,形成反腐合力。将“杂牌军”收编为“正规军”,可以说是矜持的公权力向“草根”力量的善意“招手”,为网络反腐的合法性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是网络反腐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务实探索,值得首肯。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南京此举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不需讳言,官方“收编”必将对“草根”力量的主动权产生挤出效应,“草根”活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从此微博反腐可能难以再如之前那般无所顾忌、汪洋恣肆。另一个方面,微博廉政观察员,由官方选定聘请并设定数量,可能导致信息选择性准入,信息进入通道也必将受到掣肘和挤压。再则,微博廉政观察员虽为官方聘请,但工作性质为兼职,官方和公众都缺乏对其的制约措施,如何建立相应的管理配套制度,保证观察员们履职尽责、客观公正也是亟需思考的问题。

    微博观政开启反腐“新视界”

    中国经济网网友 黄艳如

    这既是公民反腐意识的觉醒,更是政府重视民众呼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让群众切实拥有评价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深刻体现。

    首先,要切实保障廉政观察员的合法权益,让其敢说敢举报;其次,对于其反映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及时调查并给予反馈,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再次,在启用微博廉政观察员的同时,加强对这一支队伍的管理,才能让其真正成为反腐建设中的一股强劲推力。

    微博“四度”推进为反腐“拓道提速”

    中国经济网网友 郭欣

    当公众获得腐败信息,试图向政府举报却无法从传统渠道与政府沟通时,往往选择网络公开和微博扩散,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惊人。可喜的是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微博信息的真实性和重要性,有意识地鼓励微博反腐并主动融入。笔者认为,要调动公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积极和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健全反腐机制,创新反腐载体,畅通反腐渠道,微博反腐才能事半功倍。

    南京市微博廉政观察员的招募与组建,为公众与政府共同交流、联合反腐提供了平台,积极地拓展了政府部门反腐倡廉工作途径。一是反腐倡廉专职机构与网络信息爆料相结合,用工作制度对接微博反腐热度,提升反腐处置速度;二是反腐倡廉专职人员与多行业人员参与相结合,多方位多角度联动,实现“众眼观画,瑜不掩瑕”;三是延伸专业反腐倡廉平台,广泛发现采纳网络中各种线索,实现举报、参评、议廉“零距离”。

    微博廉政观察员还需点燃“三把火”

    中国经济网网友 龚倩

    第一把火,根除侥幸。首批微博廉政观察员来自教师、警察、企业职工等不同的工作岗位,都十分热心于公益事业、关心反腐倡廉建设,且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建言献策的能力和一定网络影响力。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对贪污腐败分子的监督可谓全方位,无漏洞,彻底打消他们的侥幸心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把火,畅通渠道。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其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却被“有心人”利用炫富。博廉政观察员的存在,使得“表哥”不敢晒表,“干爹”不敢晒富,肃清了网络环境的同时,提高了网络反腐的公信力,使得反腐行动透明化,政府反腐决心明显化,反腐手段强硬化。

    第三把火,破旧立新。微博廉政观察员利用微博平台参与反腐,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制度的改革。不仅促进了官民互动,也体现了中共与时俱进,不拘泥于陈旧,敢于创新,勇于尝试的新时代作风,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道路中也能摸出新意,不断提升,不断进步。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