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2010年04月29日 10:1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占全国总额的53%;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建立了70%以上经认定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完成了我国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但也要看到,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提高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效率,建立完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要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度风险补偿。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要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完善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制度,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要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要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采取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要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要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等级。要完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速的查询服务。要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也要看到,仅靠数家大银行难以满足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从市场细分和成本收益的角度看,中小金融机构理应成为服务中小企业的主力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地区商业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为当地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将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从银行获得贷款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分布于众多行业,银行无法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全部解决。要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必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比如,可以考虑通过积极的政策支持,尽快制定有关基金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促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体系。达到规定标准的中小企业可以捆绑发债,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由于资信评级低、融资成本高等原因导致的难以发债融资问题,而且使中小企业获得了中长期融资,免除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短贷长用风险,便于从资金上进行中长期安排使用。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携手企业共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努力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是加快帮助组织建立规范运作的担保机构,落实对中小企业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二是可考虑实行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等优惠政策。三是加强对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鼓励和引导,落实和完善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要为改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营造有利于向中小企业开展信贷投放的环境。五是可以考虑加强对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增量部分给予适当的奖励,以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增加信贷投放。同时,还要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支持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环境建设,改善产业集聚条件,完善服务功能,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

  当然也要认识到,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有自身的一些问题。首先中小企业大都存在资本和经营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没有自主品牌、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其次是有些中小企业还存在信誉不高,个别甚至发生过恶意抽逃资金,拖欠账款,空壳经营,悬空银行债权,造成信贷资金流失,严重地损害了中小企业整体信誉。而且部分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银行采集、掌握难度大。不少中小企业自身还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等不利因素,这都增加了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另外,中小企业贷款单笔金额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加大了银行经营成本。同时,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从这个角度讲,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也同样需要广大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实力,增强融资能力。一是要未雨绸缪,及早进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自力更生。二是要积极吸纳专业人才,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要树立诚信观念,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参加企业信用评级,树立合法经营、诚信立业观念,提升企业信用形象。四是要正视困难,主动出击,完善自己,掌握一些基本金融知识,探索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和方式。

  (课题组成员:郭翠荣 李海燕 吴占权)

(责任编辑:侯彦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