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霖:从保生存到促发展,中小企业仍需加把劲

2013年05月16日 09:5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较为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 4月份,中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由于受到新老问题交织的影响,中小企业企稳基础还不牢固,回升势头尚待巩固。当前,帮扶中小企业的政策导向应从“保生存”转为“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多管齐下提升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竞争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3年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连续7个月高于50%。其中,中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6%,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经济整体保持了温和复苏的态势,中型企业继续恢复性增长,小企业走势仍不稳定。

  从国际方面来看,外贸市场寒冬未过。2010年一季度到2012年8月,我国中小企业出口增速出现持续下滑趋势,2012年9月开始受节日订单因素影响,出口开始企稳回升。综合人民币升值、欧美及新兴市场回暖速度等多种不确定因素考虑,2013年一季度我国中小企业外贸出口虽有企稳迹象,但尚处于低位。

  从国内方面来看,内需保持平稳增长,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张春生在《2013年一季度我国中小企业运行走势分析与预测》中介绍,内需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步显现。2013年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国内订单指数为48.8%,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市场需求预期指数为56.5%,环比上升4.3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62.6%,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

  尽管出现了向好的迹象,但是当前中小企业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一段时间以来,中小企业发展持续面临的老问题仍然突出:首先,中小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2012年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涨20%以上,预计今年仍将保持10%至20%的涨幅。企业人工成本中员工社保负担突出,员工社保支出已达到工资总额的32%。其次,技术创新保障体制尚未构建。比如,缺乏充足的研发资金,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保障体系。此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一些苗头性新问题。第一,出口不振背后折射“中国制造”竞争力下滑。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构建企业在创新、品牌、价值等方面的新优势显得尤为紧迫。第二,转型升级名义下的“重转轻升”认识偏差。一些地方将“转地区、转行业”简单地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手段。产业转移并不等同于转型升级,一些做法未能切中“高效率、高附加值”的企业转型升级关键。第三,减负背景下“税未降、费仍增”的倾向。中小企业减税费“避重就轻”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

  综合分析,由于外需市场复苏缓慢,成本上升压力较大,二季度中小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与市场状况仍将严峻。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小企业走势判断课题组提出四条对策建议:转换观念,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出发点由“保生存”转为“促发展”;多管齐下,从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提升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统一认识,尽快制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线图;狠抓落实,提升政策效用,切实为中小企业减负。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