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海淘”爆火,见证中国制造魅力

2025-01-16 06:54 来源:环球时报

  “海淘”一词最早出现于近20年前,指的是中国消费者跨境购买各种海外的商品。时过境迁,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创新和日益强大,跨境购物开始呈现“东风西渐”“反向海淘”之势。日前,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63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1万亿元。而根据此前披露,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38万亿元,其中进口额5483亿元,同比增长3.9%;出口额1.83万亿元,增长19.6%,约占总体比重的四分之三。2024年仅前三季度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就已达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可见,跨境电商出口的比较优势日渐增强,“反向海淘”已成为我国跨境电商产业的支柱。

  “海淘”稳步增长的同时,“反向海淘”正成为新时尚。在欧美市场,国产智能家居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与丰富的功能备受青睐;在东南亚,中国时尚服装靠设计新颖、款式多样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反向海淘”的大潮正推动中国产品深入全球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反向海淘”的蓬勃发展有多方面原因,但其首要也是最核心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与强大。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以及设计水平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高新技术含量持续上升。小到手机壳,中到手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大到汽车和重型装备,中国产品在世界舞台上的品牌效应正在打响。此外,得益于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中国企业在生产规模、产业协同等方面较为成熟,从设计到量产的周期很短,造就了中国产品丰富多样、质优价廉等优势。

  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跨境电商平台崛起为“反向海淘”搭建了桥梁。今日的“海淘”相比20年前,无论是便捷性、丰富度还是安全性,都有显著的提升。从亚马逊到速卖通、Temu,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都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界面设计、物流渠道、支付安全等核心价值,有效降低了购物风险与成本。与此同时,各类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也极大提升了中国产品在海外的知名度。外国消费者们可以通过社交平台的各种推荐与分享,找到自己心仪的中国产品。

  虽然近年来海外各国的通胀压力是不少外国消费者青睐中国商品、加入“反向海淘”大军的原因之一,但相比价格,带有中国特色的商品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反向海淘”用户忠诚度越来越高的关键。如竹、麻制成的窗帘销往中东、欧美,带有生肖、青花瓷元素的纸杯纸盘走红澳大利亚,还有贵州苗绣的箱包、少数民族玩具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独具“中国风”文化特色的商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当然,在繁荣之外,跨境电商出口也面临一些新难题和新挑战。随着跨境电商出口行业的内部竞争加剧,低价“内卷”问题越发突出。同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在影响跨境贸易的广度和深度。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逆流下,跨境电商渠道的重要依托——进口货物“小额豁免”政策在一些国家已经收紧。而一些海外企业也开始学习中国电商的经验,短期内围绕争夺消费者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这都是中国跨境出口商家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长远来看,海外消费需求庞大的事实没有变,“反向海淘”依旧具备持续旺盛的条件,跨境电商仍处于发展黄金期。中国电商应继续积极布局,抓住创新机遇,积累引发从量变到质变的势能。

  “反向海淘”持续升温证明了中国产品提质创新之路的正确性。要进一步抓住外国消费者,中国企业首先应进一步加大在研发和设计等方面的投入,通过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使中国制造在国际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其次,“反向海淘”的繁荣离不开对物流、支付及运营服务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强化。因此,未来的跨境电商平台需要持续优化跨境电商生态,探索海外仓建设等新物流模式,加强国际支付合作,不断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

  再次,在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外,跨境电商要积极扩展新的潜力市场,如人口规模庞大的印度、富裕的海湾国家、中产快速崛起的尼日利亚等。语言和营销本土化是在这些地区深入推进电商发展的阻碍,叠加合规等复杂问题,拓展新市场还有很长路要走。

  最后,“反向海淘”的大发展,始终依托于公平有利的国际环境,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与协调。进出口流程和手续的持续简化有助于提升贸易效率,也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未来,随着加强物流建设、强化知识产权监管、促进创新等方面政策的出台与落地,跨境电商及上下游企业的信心会不断增强,市场也会更有活力。有理由相信,“反向海淘”今日的繁荣才刚开了个头,未来中国跨境电商新业态必将继续乘风破浪,成为全球电商创新的风向标。(作者是财经评论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反向海淘”爆火,见证中国制造魅力

2025年01月16日 06:54   来源:环球时报   崔传刚

  “海淘”一词最早出现于近20年前,指的是中国消费者跨境购买各种海外的商品。时过境迁,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创新和日益强大,跨境购物开始呈现“东风西渐”“反向海淘”之势。日前,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63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1万亿元。而根据此前披露,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38万亿元,其中进口额5483亿元,同比增长3.9%;出口额1.83万亿元,增长19.6%,约占总体比重的四分之三。2024年仅前三季度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就已达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可见,跨境电商出口的比较优势日渐增强,“反向海淘”已成为我国跨境电商产业的支柱。

  “海淘”稳步增长的同时,“反向海淘”正成为新时尚。在欧美市场,国产智能家居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与丰富的功能备受青睐;在东南亚,中国时尚服装靠设计新颖、款式多样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反向海淘”的大潮正推动中国产品深入全球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反向海淘”的蓬勃发展有多方面原因,但其首要也是最核心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与强大。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以及设计水平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高新技术含量持续上升。小到手机壳,中到手机、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大到汽车和重型装备,中国产品在世界舞台上的品牌效应正在打响。此外,得益于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中国企业在生产规模、产业协同等方面较为成熟,从设计到量产的周期很短,造就了中国产品丰富多样、质优价廉等优势。

  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跨境电商平台崛起为“反向海淘”搭建了桥梁。今日的“海淘”相比20年前,无论是便捷性、丰富度还是安全性,都有显著的提升。从亚马逊到速卖通、Temu,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都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界面设计、物流渠道、支付安全等核心价值,有效降低了购物风险与成本。与此同时,各类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也极大提升了中国产品在海外的知名度。外国消费者们可以通过社交平台的各种推荐与分享,找到自己心仪的中国产品。

  虽然近年来海外各国的通胀压力是不少外国消费者青睐中国商品、加入“反向海淘”大军的原因之一,但相比价格,带有中国特色的商品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反向海淘”用户忠诚度越来越高的关键。如竹、麻制成的窗帘销往中东、欧美,带有生肖、青花瓷元素的纸杯纸盘走红澳大利亚,还有贵州苗绣的箱包、少数民族玩具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独具“中国风”文化特色的商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当然,在繁荣之外,跨境电商出口也面临一些新难题和新挑战。随着跨境电商出口行业的内部竞争加剧,低价“内卷”问题越发突出。同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在影响跨境贸易的广度和深度。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逆流下,跨境电商渠道的重要依托——进口货物“小额豁免”政策在一些国家已经收紧。而一些海外企业也开始学习中国电商的经验,短期内围绕争夺消费者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这都是中国跨境出口商家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长远来看,海外消费需求庞大的事实没有变,“反向海淘”依旧具备持续旺盛的条件,跨境电商仍处于发展黄金期。中国电商应继续积极布局,抓住创新机遇,积累引发从量变到质变的势能。

  “反向海淘”持续升温证明了中国产品提质创新之路的正确性。要进一步抓住外国消费者,中国企业首先应进一步加大在研发和设计等方面的投入,通过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使中国制造在国际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其次,“反向海淘”的繁荣离不开对物流、支付及运营服务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强化。因此,未来的跨境电商平台需要持续优化跨境电商生态,探索海外仓建设等新物流模式,加强国际支付合作,不断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

  再次,在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外,跨境电商要积极扩展新的潜力市场,如人口规模庞大的印度、富裕的海湾国家、中产快速崛起的尼日利亚等。语言和营销本土化是在这些地区深入推进电商发展的阻碍,叠加合规等复杂问题,拓展新市场还有很长路要走。

  最后,“反向海淘”的大发展,始终依托于公平有利的国际环境,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与协调。进出口流程和手续的持续简化有助于提升贸易效率,也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未来,随着加强物流建设、强化知识产权监管、促进创新等方面政策的出台与落地,跨境电商及上下游企业的信心会不断增强,市场也会更有活力。有理由相信,“反向海淘”今日的繁荣才刚开了个头,未来中国跨境电商新业态必将继续乘风破浪,成为全球电商创新的风向标。(作者是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