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06-04 06:57 来源:南方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06月04日 06:57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评论员

  6月3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同时套开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抓好实施意见组织落实,结合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广东不仅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坚决扛起建设农业强省的重大责任,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各地各部门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决守好“三农”工作基本盘,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细致做好灾害预防应对,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田地森林水体要食物,大力发展冬种农业、北运蔬菜和现代化海洋牧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同时也要看到,脱贫地区的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因此,必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升产业、就业帮扶实效,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同时务实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中展现广东担当。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两个方面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为农村现代化提供产业基础和物质保障;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依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集聚必需的人口、土地等要素的空间载体。仅有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缺乏农村现代化的支撑,或者是农村现代化严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都容易导致大量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和家乡无序涌入城市,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工业化和城镇化随之走入困境。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从严从细抓好新村建设和旧宅改造,不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健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机制,加强自然历史风貌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涵养淳朴民风、文明乡风,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激发释放乡村振兴的活力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广东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中绝不能落后,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抓住种子和农机两个重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拿出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着眼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打好改革组合拳。各地各部门要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资源要素改革,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激励引导更多资本、人才“进村入乡”,更好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省上下要凝心聚力、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务求实效,凝聚起抓落实的政策合力、帮扶合力和工作合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奋力推动“三农”工作和“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