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在11日的高温“炙烤”中,全国出现40℃以上高温的范围持续增加,6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6月极值。预计至14日,河北南部、河南、山东、新疆吐鲁番盆地等最高气温可达39℃-42℃。随着中央气象台高温预警持续拉响,网友都在纳闷:今年怎么热得这么早、这么猛?
高温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日最高气温超过35℃时即可定义为高温天气,而连续多日的高温则构成高温热浪。过去两年,我国都度过了热浪袭人的夏季。2022年和2023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和次高。更需注意的是,去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发布于6月22日,2022年则是在6月17日。显然,今年的高温橙色预警,比前些年都来得更早,甚至更加猛烈。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整个北半球也在极端高温的控制之下。6月初,美国西南部多州最高气温超过38℃,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等地最高温出现时间比往年约早两周,还突破了历史纪录。进入6月后,印度北部各邦和首都新德里高温持续加剧,最高气温已逼近50℃。
极端高温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特殊天气形势的影响,也有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一般而言,高温天气多与高压系统密切相关。当强大的高压系统滞留时,会形成持续性晴好天气,使得高温持续。但世界范围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且越来越强,显然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体现了。
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发布的《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2000—2019》揭示,这20年间,全球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数量同比增加232%。2024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50%,这一增幅在人类过去数百万年历史中绝无仅有。我们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全球变暖进程中,“没有最热,只有更热”绝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