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灰暗滤镜下的刻板印象,重塑县城的色彩与活力

2024-05-23 07:01 来源:红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摒弃灰暗滤镜下的刻板印象,重塑县城的色彩与活力

2024年05月23日 07:01   来源:红网   阳诗怡

  近来,“县城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摄影潮流,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讨论。“县城文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精心制作的摄影作品,细腻地描绘出县城独特的风貌和浓郁的人文色彩。这类摄影题材源于一位抖音博主的创意课堂,初衷是通过复刻上个世纪90年代的县城景象,缅怀那段纯真的岁月。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县城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寄托。它像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户,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的隔阂,亲身感受那个年代的风土人情,体会那份朴素而又真实的情感。

  然而,随着“县城文学”的走红,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加入其中,但部分作品的画风却逐渐偏离了初衷。原本旨在展现县城独特魅力和人文精神的摄影作品,开始被“破旧的街道”“泛黄的窗户”“木讷的表情”等元素所主导,这些元素似乎成了“县城文学”不可缺少的“流量密码”。当这种风格被过度追求和放大时,原本的县城文化就被简化和刻板化,失去了其原有的多元性和深度。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县城文学”被赋予了“伤感”的标签时,它似乎成了一种消极情绪的宣泄和表达。老旧的拍摄场景、灰暗的滤镜、消极的文案,再配上伤感的音乐,更像是在表达县城是不得志的年轻人冲不破的牢笼和摆脱不了的桎梏。在一系列的运营炒作中,多元的县城文化变成了只追求表面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种过度渲染的伤感氛围,不仅扭曲了县城的真实形象,也误导了公众对县城的认知和评价。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县城并非如镜头中那般单一和消极。事实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县城也在不断地蜕变和成长。如今的县城早已不再是从前那般破败、落后,也建起了整齐的高楼、漂亮的公园、气派的商场。这里同样充满了活力和希望,有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正在为家乡的建设而努力奋斗。

  因此,我们呼吁摄影爱好者和媒体平台在传播“县城文学”时,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展现县城的真实面貌和多元文化。通过真实、生动的摄影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县城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共同推动县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