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赛场》何以打动海外受众

2024-06-06 07:36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我们的赛场》何以打动海外受众

2024年06月06日 07:36   来源:光明日报   李思辉

  从“村BA”到“村超”,快乐的乡村赛事如何点燃大众的激情?寻常百姓如何与乡村赛事产生交集?近来,贵州乡村赛事系列纪录片《我们的赛场》在海外产生较大反响,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精品力作。不少人注意到,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贴近一个个平凡个体,用心讲好一个个百姓故事。

  《我们的赛场》是一部写实的贵州乡村赛事纪录片。从由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的“村BA”,到由民间自发组织举办的贵州榕江“村超”,贵州乡村赛事的激情飞扬,展现了中国广袤大地上体育运动的勃勃生机。《我们的赛场》还是一部展现贵州体育和人文精神的地域大片。苗山侗水深处的业余球赛,打出了国际大赛的气势,纪录片用球赛这一世界通用语言联结内外,促进人心相通,让世界更加了解贵州、了解中国。

  《我们的赛场》更是一部直击人心的人文精品。从平日里在卷粉店工作、比赛时担任“村超”联队队长、被誉为草根“球王”的董永恒,到“单挑”著名球员马布里的乡村篮球少女杨慧轩;从从未上过学却在劳作之余成为赛事核心的51岁苗族妇女杨昌美,到在中学教体育近20年、促成榕江校园足球火爆全网的本土教练赖洪静……一个个真实、朴实、可爱的普通人,让世界看到“打篮球对于贵州台盘村人来说,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让人们感受到当地百姓对足球、篮球乃至对体育的热爱,这种热爱纯粹、真实、质朴,打动人心。

  没有功利心的喜欢,“当作生活一部分”的热爱,何尝不是体育与人之间最美妙的交集?这种美妙的交集,何尝不是最动人的故事?这么动人的故事,何尝不是增强对外传播穿透力的动力之源?

  相较于那些宏大的叙事,从小视角切入讲述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百姓故事,刻画具有典型性的生活状态,建立与受众的情感沟通,更容易引发海外受众的共情和共鸣;通过对极具地方特色、人物特征的生活状态进行特写,有助于满足国外网民的好奇心;揭秘与“村BA”“村超”有关的名人、名赛、名场面背后的故事,更能引发大家的关注欲。《我们的赛场》话题巧妙、编导精心、善于叙事,是用心做好对外传播的一个积极实践。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一些旗帜鲜明阐明主张的对外宣传,也需要更多小切口着眼、贴着人心讲述、符合国外受众接受习惯的传播精品。事实上,在信息接受上,东西方人思维方式迥异——东方人偏好集体主义,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中国人比较注重整体价值,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价值。

  为什么李子柒的乡野生活在国际上能火起来?为什么一群大象北迁的故事能够卸掉部分西方媒体的“灰色滤镜”?为什么《我们的赛场》在海外受到欢迎?这是因为,基于一个个平凡个体精彩、精练的故事,中国故事变得更加可亲可爱,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继而让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获得更广泛的认同。

  由此而论,《我们的赛场》进一步启发我们: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尤其需要注重讲好百姓故事,因为其本身就是中国故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李思辉,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