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金融机构和有关单位要“着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
实际上,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在笔者看来,此次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作为金融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组合拳”之一,推动其落地见效将起到三重积极影响。
首先,有利于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近日表示,我国房地产业继续处于调整期,1月份至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2%,销售额同比下降28.3%,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6%。在此背景下,加快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落地,不仅有利于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还有利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此次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将对房地产业形成两方面的强支撑:一方面是大体量资金支持,此次再贷款总规模3000亿元,支持地方政府选定的国企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由于人民银行按照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因此有望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另一方面是释放出积极信号,有利于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
其次,有利于金融业更为稳健地发展,形成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从短期看,上述再贷款规模大、成本低,在市场利率下行期,商业银行使用再贷款投放信贷,有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长期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既能提升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还能为金融机构配置资产带来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