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要把加装电梯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并不简单,从以往来看,常常面临很多现实矛盾,这也考验着各地精细化治理的智慧,呼唤着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老旧小区改造应当“以人为本”,这就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进而精准施策,加装电梯这件事也不例外。生活在同一个家园,电梯是上楼下楼的通道,而邻里间的心灵通道如果顺畅了,更多的幸福就会到来。
下楼和上楼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和“最后一步”。乘坐电梯出门回家,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早就习以为常,可这却是一些城镇老旧小区居民长久以来的渴盼,尤其对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全国各地都存在着大量没有装电梯的老旧多层住宅。给老楼加装电梯看似小事,却与居民的幸福感密切相关。
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操作指引(试行)》,明确了老楼加装电梯申请、施工、运行管理的全套规范流程。同2020年出台的《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手册》有关内容相比,最新政策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作出了细化规定,不仅明确了一户申请就启动、达到比例就确认、协商一致就开工的工作机制,还就怎么装、钱谁出等居民关心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答案。这无疑有助于加快北京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进度,让这项惠民工程更普遍地落地。
将视野扩展到全国范围,可以发现,近年来,从中央到不少地方,都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政策举措密集出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加装电梯,并作出部署。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就加装电梯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据住建部统计,在2018年以前,全国既有建筑加装电梯5000部左右;从2018年到2022年累计加装8.2万部,加速趋势明显;截至7月底,今年已加装1.8万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这也意味着,加装电梯工作在立法层面获得确认,将在各地全面铺开,持续推进。
当然,要把加装电梯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并不简单,从以往来看,常常面临很多现实矛盾,这也衡量着各地精细化治理的智慧,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城市治理,本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居民的意愿则是首要考量。
老楼加装电梯,往往会遭到底层业主的阻挠反对,这很好理解。他们出行不需要坐电梯;加装电梯反而可能带来噪音,影响采光和通风;其他邻居房屋纷纷升值,底层业主的心理就更不平衡了。虽然说,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加装电梯只需要取得大多数业主的同意即可,以前的“一户否决制”已不再生效,但底层业主的利益如果得不到有效保障,不仅会拖累施工进程,也会影响邻里和睦。
老旧小区改造应当“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进而精准施策,加装电梯这件事也不例外。北京市此次出台的文件就明确规定,加装电梯受益业主可给予一、二层业主适当补偿,并提出了具体举措。这样的有益探索,无疑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老楼加装电梯,从前期方案到中期建设,再到后期运营,当然都离不开资金,这需要政府、社区、物业、居民等各方的共同支持。老楼加装电梯,更是促进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民心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化解矛盾,找到最大公约数,实现包容互助,或许和出行便利同样有意义。生活在同一个家园,电梯是上楼下楼的通道,而邻里间的心灵通道如果顺畅了,更多的幸福就会到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官方指引”为老楼加装电梯开出“良方”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如何权衡各方利益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