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消除“戏说式讲解”,博物馆应有更多作为

2023年07月25日 07:50   来源:工人日报   木须虫

  据7月22日《北京日报》报道,随着暑期“博物馆热”的兴起,观众对展览讲解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记者调查发现,各大博物馆中的私人讲解并不少见,因未经专业培训,这类讲解漏洞百出:首都博物馆一研学团领队在念展板时,错把“错金波斯文索耳鬲(lì)炉”中的“鬲炉”读成了“隔炉”;故宫博物院内一些直播自媒体在历史讲解中大谈秘闻、传说、野史,很多都未经考证……

  针对时下讲解乱象丛生,国内一些博物馆不约而同陆续出台管理办法,对导游、社会教育机构进馆讲解进行约束和限制。比如,前不久故宫实施新规,禁止在展厅内开展自媒体直播、录播活动。类似要求必要且及时,也应该成为博物馆普遍适用的准则。

  一些讲解“戏说化”“娱乐化”,很大程度上源于博物馆服务与运营的“两个不足”:一是讲解服务能力跟不上开放的步伐。一方面,文物历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讲解如果缺失或不足,社会讲解必然会乘虚而入,进而出现“禁而难止”的局面。另一方面,文物历史知识通常较枯燥,甚至有些生僻,过于专业、严肃的讲解并不受游客欢迎,一些讲解“戏说历史”的存在,其实也向博物馆讲解提出了如何在保持知识性、维护历史严肃性的同时增加趣味性、贴近性的新要求。

  二是文化文物资源传播推介跟不上网络时代的发展。短视频传播在时下的“博物馆热”中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文博是流量题材,甚至是流量竞争的新热点,这对所有博物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运用得当,既有助于防止无序社会直播盲目“蹭热点”,也有利于提升博物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破解讲解“戏说历史”,博物馆还须疏堵并举,在规范开放秩序、严格管理的同时,不断改进自身服务。一方面,要提升专业讲解的覆盖面,推进讲解服务的多元化,让以不同形式参观的游客都有获得正规讲解的便利;另一方面,要增强网络传播的主动性,引导和规范各种网络媒体有序开放直播、文创等活动,善于策划、加强合作,共同讲好博物馆故事、中国文化故事,充分展现主流文化的权威性与影响力。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消除“戏说式讲解”,博物馆应有更多作为

2023-07-25 07:50 来源:工人日报 木须虫

  据7月22日《北京日报》报道,随着暑期“博物馆热”的兴起,观众对展览讲解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记者调查发现,各大博物馆中的私人讲解并不少见,因未经专业培训,这类讲解漏洞百出:首都博物馆一研学团领队在念展板时,错把“错金波斯文索耳鬲(lì)炉”中的“鬲炉”读成了“隔炉”;故宫博物院内一些直播自媒体在历史讲解中大谈秘闻、传说、野史,很多都未经考证……

  针对时下讲解乱象丛生,国内一些博物馆不约而同陆续出台管理办法,对导游、社会教育机构进馆讲解进行约束和限制。比如,前不久故宫实施新规,禁止在展厅内开展自媒体直播、录播活动。类似要求必要且及时,也应该成为博物馆普遍适用的准则。

  一些讲解“戏说化”“娱乐化”,很大程度上源于博物馆服务与运营的“两个不足”:一是讲解服务能力跟不上开放的步伐。一方面,文物历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讲解如果缺失或不足,社会讲解必然会乘虚而入,进而出现“禁而难止”的局面。另一方面,文物历史知识通常较枯燥,甚至有些生僻,过于专业、严肃的讲解并不受游客欢迎,一些讲解“戏说历史”的存在,其实也向博物馆讲解提出了如何在保持知识性、维护历史严肃性的同时增加趣味性、贴近性的新要求。

  二是文化文物资源传播推介跟不上网络时代的发展。短视频传播在时下的“博物馆热”中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文博是流量题材,甚至是流量竞争的新热点,这对所有博物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运用得当,既有助于防止无序社会直播盲目“蹭热点”,也有利于提升博物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破解讲解“戏说历史”,博物馆还须疏堵并举,在规范开放秩序、严格管理的同时,不断改进自身服务。一方面,要提升专业讲解的覆盖面,推进讲解服务的多元化,让以不同形式参观的游客都有获得正规讲解的便利;另一方面,要增强网络传播的主动性,引导和规范各种网络媒体有序开放直播、文创等活动,善于策划、加强合作,共同讲好博物馆故事、中国文化故事,充分展现主流文化的权威性与影响力。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