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给女儿全班换桌椅”,你怎么看?

2022年09月27日 08:14   来源:工人日报   

  新闻——据9月25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因看到女儿学校的桌椅有些破旧,江西赣州一家长自掏1万余元,给女儿全班换上了舒适漂亮的新桌椅。该家长称自己曾向学校提出更换,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没有更换,因此才决定自掏腰包。此事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了一些争议,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称,这种事情家长与学校沟通好了就行,“对家长的这种爱心行为,我们表示欢迎。”

  别对善意的家长求全责备

  斯涵涵

  上述新闻中的家长收到不少网友的点赞——“这爸爸大气,爱花,就给花园的花朵都浇水”“我孩子班上若有这种家长,我愿意去帮忙搬桌子”……但也有人认为,此举会引发其他班学生的攀比之心,也会给其他家长造成一定压力。

  质疑此举会造成特殊化,进而在校内形成攀比之风、炫富之风,未免有些牵强。其一,总计1万余元的桌椅费用与人们通常理解的“炫富”有不小的差距;其二,家长的初心无疑是好的,是为了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而且家长已经考虑到了不搞特殊化的问题,给全班同学的桌椅都进行了更换;其三,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相同,从家长接送孩子的交通工具到孩子们的日常穿戴、学习用具和零花钱等,客观差异确实存在,不能因为一个家长做了好事而对其他家长提出同样的要求,但也不能因此对做好事的家长苛求颇多。

  还有人认为,班主任老师公开向全班宣布“新桌椅是某某同学家长捐的”不妥,这也有些吹毛求疵。首先,这种指定性捐赠本就是自愿行为,有人做好人好事选择“不留姓名”,也有人认为没必要遮遮掩掩;二者,将家长及其善举与老师可能对捐赠者的孩子有特殊照顾联系到一起,恐怕也低估了教育者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家长给女儿全班换新桌椅,仅仅是一位父亲、一位家长的爱心之举,人们大可不必搞“阴谋论”,将小事夸大变形,不断揣测相关行为背后的所谓“居心”,或者把自己置于道德高地,动辄抬杠、唱反调,有意无意将“小善”扼杀在萌芽之中。须知,纷繁的口水战极有可能使好人无所适从。

  多一点积极、包容,少一点求全责备,爱心和善举才可能越来越多。

  对家长操办教学设备应慎言“欢迎”

  王军荣

  这位父亲的做法可以理解,但当地教育部门“表示欢迎”的表态令人担忧——改善办学条件是家长应该操心的事吗?

  客观而言,学校的桌椅用了很多年是应该更新换代了,学校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资金问题——如果地方上没有专项资金安排,学校又拿不出钱更换,那么只能是修修补补,委屈一下学生。再如,学校可能没有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不管怎么样,更换学生的桌椅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事。即便有的地方财政困难,很难一下子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也应该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安排。

  家长掏钱买桌椅的爱心值得肯定,但可能滋生不少弊病。一方面,这可能让其他没有换新桌椅的班级的学生感到不适,另一方面,这可能导致家长之间的攀比——你换桌椅我也换,你换桌椅我买空调,诸如此类。

  试想,如果各班的教学设施设备都让家长去换,结果会怎样?这对一些没有更多财力的家长来说,恐怕会形成一种“绑架”。如果蔓延开来,一些学校和老师可能就会明示或暗示家长出钱为学校增添、更换各种设备设施,那家长岂非要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埋单?如果家长都借着如此“爱”的名义给学校更换、购买、捐赠各种设备,那基本办学秩序岂非要乱了套?

  学校所有的设备设施应该通过统一招标采购,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如果任由家长参与其中,不仅会让一些班级的设施设备不一样,也会让一些学生成为“特珠的存在”。学校的设施改善不该由家长操心,主管部门亦不能总是等着家长的“爱心奉献”。对家长换桌椅的行为,有关方面须慎言“欢迎”,更不能让其成为一种趋势,而须进行理性、科学的引导。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爸爸给女儿全班换桌椅”,你怎么看?

2022-09-27 08:14 来源:工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