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奥会开幕的第一天,中国队就拿到了第一块金牌。这场比赛,速滑名将王濛和黄健翔担任解说嘉宾,王濛不但以极高的专业度分析比赛,而且语言感染力十足。从背手滑冰夺冠,到唠嗑式解说,王濛又一次出圈了,甚至连网友都在喊话:“请王濛焊死解说席。”(2月6日羊城晚报)
霸气背后是底气,底气的根源是专业。“这次和范可新的交接非常关键,这是我们能不能领先的事儿!”——范可新果然领先了;“我们,我们赢了!”——此时还剩下6圈,王濛却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判断;“中国的首金诞生了!”——此时还剩4圈;最后时刻,武大靖被对手逼近,当两人以很小的差距冲过终点,当黄健翔还在试图分辨谁先谁后时,王濛几乎毫无停顿地说:“赢了!赢了!不用看回放了!我的眼睛就是尺!”
王濛成为中国短道历史上首个“三冠王”,靠得是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所以才有“我的眼睛就是尺”。可喜的是,这种专业精神在新一代运动员身上得到了延续。武大靖的启蒙教练李军评价说:“武大靖的天赋其实比较一般,但训练刻苦,从不缺席,比赛输了也会默默努力。有时候冰刀脱下来,袜子和鞋都粘在一起了,伤还没好,依然坚持训练。慢慢的,比他大的孩子都滑不过他。”赛后范可新接受采访时,第一句话就数度哽咽,“我想说我永远相信团队、相信队友!我觉得这真的是团队的力量……我们每天训练都是拼的状态,每天下了冰场,嗓子里都是带血的,现在终于我们做到了!”
不管是王濛还是中国短道速滑的健儿们,还是“八冠王”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16年后再夺亚洲冠军,这些经历都向青年人做出了示范:每个人的生活都可能一地鸡毛,其实区别只在于你是否想过要去改变些什么。正像茨威格所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生活的使命。”
塔门发起的“ 2021年中国青年工作观大调查”显示,在评价工作的15个词里,年轻人多选择了负面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其中消耗(44.1%)、疲惫(43%)、繁琐(40%)、焦虑(39.4%)和社畜(38.3%)是排名最靠前的五个词语。关于工作态度,在本次调研中,年轻人更认可的是“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团队的事,同事融洽多做工也不累”(72.2%)。苏炳添在给青年朋友们的一封信说: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当你干一行干得足够久了,当你已经足够了解你所做的事当中的每一个细节,你就会产生一种“职业预感”。对于我来说,这种预感就是,当你每一次站到起跑线上,你就知道自己今天的状态如何,能不能跑出一个好成绩。
是的,青年人不能轻易向现实投降,虽然没有必要硬把现实塑造成自己希望的样子,但应该做好能够做的一切准备,顺着现实的趋势,动态地谋求最好的结果。当然,也希望全社会更多地给予青年人帮助,要通过“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青年活力城市”等建设,让青年感受到家的温暖。就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所说:现在的年轻人从一生下来就承担了人类发展的各种风险积累,他们所面临的挑战,要远远大于我们这一代人。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和青年人站在一起,充分做好思想准备、知识准备、心理准备、行动准备,共同面对这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