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日前,由市教委牵头的“开放型在线辅导”上线,全市33万余名初中学生可在这一平台上,免费享受由公办学校名师提供的免费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在线辅导。消息一出,随即引发广泛讨论。
“双减”政策落地后,种种有益改变显而易见——重复性作业少了,周末和假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班停了,学生们疲惫的感觉缓解了……不过,从现实来看,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兴趣点等不尽相同,课上的知识没听懂吃透想找人解答,有些问题想进一步学习探索,这些依然是“刚需”,而校内时间以及解答场景毕竟有限,种种需求很多时候很难一一满足。于家长而言,看到自家孩子“跟不上”“吃不饱”,不免又轻松不起来了,“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也给了一些“地下辅导”潜滋暗长的机会。这提醒我们,教育要兼顾到每一个孩子,课外的无序补课逐步取消,体制内的有序供给就要跟上来,提供多元的个性化的服务。换言之,不能让学生“吃不消”,但要保证每个人能“吃得饱”“吃得好”。
“一个好的教育生态,其实是一边治理乱象,一边增加供给。”这种情况下,官方应时而为拓展“开放型在线辅导”,值得点赞。不过,也有人质疑:“官方补课”和“双减”难道没有冲突?会不会让大伙又重新“卷”起来?其实深入了解该平台的一系列安排,就能少些疑问及误读。其一,“开放型在线辅导”是需求驱动——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在网上呼叫在线教师,侧重师生交流互动,而非过往培训机构那种“填鸭式”的单向疯狂输出。其二,平台是公益性质,教师也都来自公立学校,不盯“钱包”只盯“诉求”,更不会有“你不来,我们就培养你的对手”等无限制造焦虑的话术。其三,北京各区教育资源难言均衡,教师“上网”也能促进优质资源的流转和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这和北京正在推行的教师转岗等异曲同工。
当然,好事做好并不容易。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但又防止精力过度消耗影响校内课堂教学?如何充分满足学生答疑需求,但又不过度供给妨碍自主学习能力的磨练?如何减轻家长教育支出负担,但又不因免费而催生新的“家长督促孩子辅导”的热潮?复杂矛盾的问题相互交织,尤须相关方面好好把握“时、度、效”。目前该计划已经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不少实施细则,比如,严格控制学生单次接受辅导时长,学生如果过分依赖甚至沉迷在线辅导,会触发系统报警。下一步,就是在实践中,把方案落实落细,使这一计划真正发挥应有功效。
该减的果断减,要增的尽力增,实事求是、迎难而上,这才是教育改革的科学态度。当然,补充“兜底辅导”只是一个方面,“校内教育如何提质增效”“课后服务怎样做到丰富多元”等等,都是任重道远的复杂课题。此前,教育部明确,“双减”仍是今年教育督导“一号工程”。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不断将改革推向纵深,教育才能一步步回归本源。
(责任编辑:武晓娟)